河南郭明陽跨海就醫遇見奇蹟

  手腳肥大、腳踝增厚、額頭前攏、嘴唇變厚、說話口齒不清……來自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的郭明陽,罹患極為罕見的巨大「腦下垂體瘤」,導致生長激素分泌異常,造成肢端肥大症;除了五官外型異常外,郭明陽的雙腿也因為「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凸」,膝關節嚴重變形等症狀。曾在河北、北京等地求醫,因腫瘤體積太大約7.8公分,開刀治療效果有限,醫師診斷郭明陽活不久了,生命可能剩下不到半年,醫師甚至告訴郭家,「如果再發病,連救護車都不用叫了」。

資深委員話當年 慈濟足跡長養慧命

  鄧淑卿師姊在出發前規劃路線,決定先到距離最近的林碧芑師姊家關懷,這一路線同行的有精舍釋德守師父、王智賢主任、鍾惠君副主任、江國誠護理長和郭素芳師姊及法親關懷團隊,在前往目的地路上,討論到目前長住臺北的陳秀鳳師姊及她高齡近一百歲的先生,德守師父提醒要落實社區關懷。

海外慈青獻良能 啟善凝愛展心芽

  「感恩您!祝福您!」在迎接2016年的同時,有一群來自美國、馬來西亞、澳洲、新加坡……以及南非、尼泊爾等十個國家、101位海外慈青志工,利用新年假期,在花蓮慈院散播愛的種子、善的心念。

慈濟醫學教育日兼具專業與人文

  第五屆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十二月十九日在花蓮慈濟醫院登場。今年的研討會延續去年以探討醫學教育與慈善、醫療、研究、人文的融合為主題,邀請衛生福利部、臺灣大學、慈濟大學的醫學教育體系,以及長庚醫院、秀傳紀念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花蓮慈院,以及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Dr. Smith等專家學者分享經驗,以提升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品質。

主管合心共識營 醫愛三十追求卓越

  十二月二十日,花蓮慈院舉辦「104年度主管合心共識營」,高瑞和院長帶領院內近百位大醫王、白衣大士與醫技、行政主管,利用星期假日,回到靜思精舍共同精進。就「服務品質、學術風氣、病歷品質、病人安全、培育人才、追求卓越」等六大主題議題進行討論,主管們們彼此從心思考、重新學習,透過各科室主管面對面的討論和腦力激盪,重新調整各科室的腳步,共同研擬花蓮慈院的未來願景。

許永祥獲花蓮縣醫療奉獻獎

  在西方醫學體系中,有一種科別的醫師,一個病人都不會有,但同時也擁有最多病人,那就是病理科!病理醫學科這條道路看似「沉默」,但許永祥主任藉著在花蓮慈院與慈濟大學間開設臨床病理討論會,而讓病理科「以病為師」的成效發揮到最大!成為了許多疾病「千金難買的早知道」,讓之後的醫師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更有把握!許永祥主任說:「我們的辛苦絕對沒有白費,第一個,我們的醫生都學會了,第二個,有這樣的病人

達文西機械手臂圓滿一百例手術!

  「花蓮慈院達文西機械手臂圓滿第一百例手術!」還記得去年八月十四日,達文西手術系統在 上人與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院院長高瑞和等醫療團隊代表的見證下,正式啟用!並成立達文西手術中心,由泌尿部、婦產部、大腸直腸外科、耳鼻喉科、一般外科、心臟胸腔外科等六科團隊共同負責這項新的醫療服務,提供病人與家屬新的治療選擇。

梅沙醫師子女 感恩醫療團隊盡心力

  巴拉圭到臺灣,超過四十個小時航程,二日晚間,梅沙醫師的家屬終於抵達了花蓮。三日一早,梅沙醫師夫人馬爾達在陪伴志工張漢生師兄與王美蘋師姊與常住志工顏惠美師姊的陪伴下,與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媳婦帶著感恩的心情回到靜思精舍,親自向 上人與所有關心梅沙醫師的法親、全球慈濟人說聲感恩;下午,馬爾達親自帶著孩子,逐一感恩醫療團隊對梅沙醫師這段時間的照顧,大家猶如一家人圍坐一起話家常,感覺格外溫馨。

祝福梅沙醫師乘願再來

  來自巴拉圭人醫會的召集人胡安‧梅沙醫師 (Dr. Juan Silverio Meza Leguizamon)罹患糖尿病多年,從去年7月起開始每周進行三次的血液透析,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今年五月因為右腳大拇趾傷口感染嚴重,惡化到小腿以下組織嚴重壞死,梅沙醫師最後忍痛接受巴拉圭醫療團隊建議,將右腳截肢,以求保全性命。

護理照護品質暨創新成果競賽

     「104年護理照護品質暨創新成果標竿學習與競賽活動」在十月二十九日上午盛大舉辦!由花蓮慈院各護理單位參賽的三十六幅海報,整齊的陳列在花蓮慈院大愛樓大廳上方迴廊。將護理工作所遇到的臨床問題,依照「品質改善、護理創新」等兩大主題,透過真實案例研討出改善方法,再發揮創意用海報一一呈現。還有臺北、臺中、大林的護理團隊,一同來到花蓮慈院共襄盛舉,激盪出創新的護理照護火花。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