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展

醫療科技展 (26)

花蓮慈濟醫院與國璽幹細胞公司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分享「脂肪幹細胞應用於疾病治療—以慢性腦中風幹細胞新藥思益優為例」第二期臨床試驗成果,林欣榮院長指出,受試者經6個月的追蹤,有人巴氏量表從嚴重依賴進步到中度依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腦中風量表(NIHSS)評分大幅改善至輕度,也有受試者進步到能站立。國璽幹細胞公司研發總經理林珀丞也指出,在獲得了初步的療效證據後,此藥物會持續往上市的目標開發前進。

花蓮慈濟醫院國際醫學中心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12月3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分享「非一槍斃命、需聯合作戰:CAR-T新挑戰」,讓更多人了解CAR-T 免疫細胞療法,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花蓮慈院展位聆聽。

花蓮慈濟醫院與宏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年前簽訂合作備忘錄,結合宏潤生技專研活性多醣體及微生物發酵的專利技術,以及花蓮慈院的臨床醫療與創新研發經驗,進行銀杏果黃金蟲草特殊性研究,這次由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技術長劉靜安博士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專家座談中,分享銀杏果黃金蟲草萃取液活性成分增加脂肪間質幹細胞功能等特殊性最新研究成果。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團隊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專家講座中,由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宋景歡,以來自越南的血癌小朋友阿福的故事為例,分享護理團隊用專業、用愛、同理心跨越語言的藩籬,照護來臺接受造血幹細胞治療的阿福以及家長。如今重獲健康的阿福,希望長大能成為一位兒科醫師。

細胞製品的製造,必須考量到個體差異,有時會需要在製程上做一些細微的調整,才能達到符合人體使用的終產品放行標準,因此相比於傳統藥物合成製造,細胞製品的製造有必要有更嚴謹的製造流程及記錄。花蓮慈濟醫院基因暨幹細胞研製中心主任孫立易指出,甚至應該要想辦法盡量使用自動化設備,讓AI取代人為判斷將人為誤差也降到最低。

花蓮慈濟醫院與Google Cloud、商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結合醫療端、加密雲端平臺與微服務,為醫病建構更便利且安全的資訊通道,計畫於明年推出「智能透析微服務」。三方於十二月一日下午,在南港展覽館花蓮慈院展位共同舉辦「AI醫療雲世代-智能透析微服務」記者會,由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吳彬安、Google Cloud臺灣業務副總李殷豪,以及商之器臺灣區副總經理林珮貞代表出席,分享合作內容及展望。

12月2日早上,脊髓損傷病友達哥和醫療團隊搭著火車從花蓮到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濟醫院展位,分享他在今年7月底完成脊髓電刺激器(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植入手術之後,在站立和走路的復健上有明顯的進步,他的目標就是日後可以手握助行器,在家中行走。

為了提升急救病人被救回的機率,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醫學中心、急診部與急診護理團隊,設計急救智慧醫療車「智能九號生命之鏈–整合 ACLS 指引與智慧藥櫃之急救資訊管控系統」,幫助急診救護團隊正確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 (ACLS),透過整合ACLS資訊系統、臨床生理監測與智慧藥櫃,全球首創第一個急救智慧醫療車,獲得2023國家新創獎之「臨床新創獎」肯定,並在「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展出。

花蓮慈濟醫院以打造無圍牆醫院為目標,長年致力於翻轉偏鄉醫療。陳星助副院長強調,遠距醫療是將科技插上一對人文的翅膀,以病人為中心,花蓮慈院近三年來陸續在花東二縣布建完整的遠距醫療與照護整合模式,包括專科會診、生理量測、傷口照護以及安寧照護等,打破狹長地域限制,已造福無數東部偏鄉居民。

忘記藥怎麼吃?忘記拿藥?領取藥物要花超過半天時間……,「服藥」看似簡單,卻是不少長期用藥慢性病人,尤其是高齡患者常見的難題。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帶領護理部與癌症中心團隊,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儀科中心在2021年合作開發出「模組化遠距健康照護系統-智慧藥箱」榮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肯定後,2022年裕隆汽車以專業製造技術加入團隊,共同改善智慧藥箱,並在12月1日於「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辦聯合記者會,分享二代智慧藥箱的成果。

第 1 頁,共 2 頁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