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白露」節氣,中醫認為白露後是適合邁入青春期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的節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規律,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是兒童「轉骨」的好時機,為來年春夏陽氣生長順利而打下良好基礎,及早為隔年的成長做好準備。
閱讀是促進腦部發育與創造力發展的重要活動,學齡前期是兒童發展與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舉辦「閱讀小新芽,喜閱寶寶在我家」親子共讀推廣工作研討會,透過醫療人員推動親子共讀,讓推廣兒童早期閱讀成為兒科醫療照護的一項常規。花蓮慈院朱紹盈醫師表示,醫療同仁與家長一同合作,讓孩子愛上閱讀,有了家長高品質的陪伴,可以讓家庭成為孩子一生中最初的友善閱讀環境。
九月一日下午,五十六位慈濟大學醫學系實習醫學生,在證嚴法師、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與慈濟大學的師長,以及超過兩百位親友的見證下,進行實習醫學生受袍儀式,即將進入醫學臨床實習的醫學生,誠摯地宣讀誓言,向自己的內心發願,堅守醫療守護生命的本分。
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2日晚間落幕,中華代表團拿下17金、19銀、31銅牌的佳績。今年中華代表團組成史上最大團,醫療、後勤部隊也總動員,不僅有七名醫師、五名物理治療師、一名整復師和廿七名防護員,組成超過四十人的醫療團隊。其中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何宗融擔任隨隊醫生,他本身不只是中醫,更是太極拳跟武術的國家級教練,有豐富的國際級運動賽事隨團醫療經驗!
被喻為「醫界葉問」的中醫師何宗融教授,不僅整合中西醫合療,救急、救心、救殘,加強腦中風、腦傷患者的個人化醫療照護,甚至將中西合療運用在褥瘡和糖尿病足潰瘍等慢性傷口上,救人無數。何宗融本身不只是中醫師,更是太極拳跟武術的國家級教練,鑽研中醫運動傷害,擁有豐富的國際級運動賽事隨團醫療經驗。甫接任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的何宗融,九月開始,每週二、週五下午開設門診,為花蓮、臺東鄉親解病苦。
人稱「註生娘娘」的花蓮慈濟醫院生殖內分泌科及人工生殖協助試管嬰兒中心主任陳寶珠,專長男女不孕症、試管嬰兒、人工授精、一般產科、婦科,她因不忍臺東的患者往返花蓮看診奔波的辛苦,從今年九月開始每週五下午在關山慈濟醫院開設門診,希望發揮專業,解決當地婦女朋友的病苦。
國內細胞治療重大進展!因應衛福部即將開放自體細胞治療並納入特管辦法,花蓮縣衛生局與花蓮慈濟醫院二十八日下午舉辦「再生醫療臨床相關法規東區研討會」,特地邀請衛福部醫事司郭威中科長、台北榮民總醫院殷本惠博士分享再生醫療臨床相關法規與實驗室品質系統與稽核建置。
慈濟寮國賑災團八月中旬傳回當地醫療最需要篩檢鉤端螺旋體、立克次體及登革熱的醫材設施,花蓮慈濟醫院在得知需求之後,已備妥登革熱試劑四百劑、以及二手離心機、抽血器具及耗材,支援當地居民及士兵進行相關感染疾病篩檢,並在二十四日下午交給慈濟寮國賑災團志工。
衛生福利部於去年通過「心臟死後器官捐贈」,嘉惠更多等候移植的患者。為了讓即將消逝的生命能在另一個身體裡得到延續,花蓮慈濟醫院與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於八月十七日上午十點,邀請傳愛大使——小麥貝兒熊與民眾互動、拍照,並廣邀大眾一起簽署器捐同意書。
八月十七日是花蓮慈濟醫院32周年生日,院長林欣榮上午九時在醫院門診大廳分享他的新書《盤山過嶺──林欣榮教授的創新之路》。來自臺南市,曾獲總統教育獎的病友謝安琪、謝宏昌姊弟和他的父母,在簽書會帶來他們的感恩與祝福,分享他們和院長「林爸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