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超過五十顆吞藥像打仗 花蓮慈院整合醫療門診減藥減負擔

藥物治療是醫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有時候過多的藥物反而會成為人體的負擔。55歲的陳女士,因為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困擾,常常覺得身體到處都不舒服,一度同時在12個不同科別就醫,每天要吃下35種加起來超過50顆藥物,但是還是覺得身體沒有好轉,兩年前輾轉在朋友的介紹下,從台北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找到了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許晉譯,經由整合醫療照護過後,現在每天吃的藥物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精神與身體狀況卻大為改善。

右圖: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任許晉譯,透過整合醫療門診,幫助陳女士進行藥物健檢,現在陳女士每天吃的藥物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精神與身體狀況卻大為改善。
左圖:55歲的陳女士,因為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及糖尿病等慢性病困擾,常常覺得身體到處都不舒服,一度同時在12個不同科別就醫,每天要吃下35種加起來超過50顆藥物。

勤洗手戴口罩 病毒找不到 花蓮慈院兒科病房舉辦耶誕派對及衛教活動

耶誕節即將到來!花蓮慈濟醫院洋溢著過節的溫馨,兒科病房團隊於十二月二十二日上午,在病房及門診大廳舉辦「洗洗手戴口罩,病毒找不到」耶誕活動,把握節慶氣氛,利用生動話劇向家長及病童宣導正確衛生觀念,並透過抽獎問答送出精美的耶誕禮物。除了讓住在病房中的小朋友們能感受過節氛圍,也讓悉心照顧孩子的偉大父母,能夠和孩子共同製造美好親子回憶。

婦人左腳腫成會發亮的象腿! 原來是下肢深部靜脈血栓作祟

60歲居住在臺東的郭女士,因左下肢連續三天劇烈脹痛到無法忍受,便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竟是「左側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嚴重的大塊血栓堵塞,血液無法正常回流心臟造成下肢腫脹。經心臟內科王惠生醫師利用「機械式血栓抽吸裝置」清除血栓,並在狹窄處置放支架,當晚症狀即明顯獲緩解,觀察三日後返家休養。

花蓮慈院腦神經疾病中西醫合療 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與中醫部跨團隊合作,提供腦血管疾病及顱腦損傷的病人一條龍中西醫合療,不僅自2019年至2023年6月,中醫看診覆蓋率高達44%,且腦損傷病人經過中西醫治療,身體功能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平均進步達到10.2分,相較於僅接受西醫治療的患者的4.8分,效果顯著;在2023年以「神經團隊中西醫合療:拯救生命的有效策略」,獲得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第26屆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花蓮慈院聘任東洋醫學會總會長陳旺全為顧問

中西醫合療近年已然成為世界醫療趨勢,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在林欣榮院長的支持與何宗融副院長的大力推動下穩步發展,造福許多病人。為了提供病人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花蓮慈院於2023年10月始聘任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同時也是國際東洋醫學會總會長陳旺全為顧問,期盼能透更加精準、深入地掌握中醫發展動向,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

圖說:花蓮慈院聘任國際東洋醫學會總會長陳旺全(中)為顧問,由林欣榮院長(左)與何宗融副院長(右)頒發聘任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慈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