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職業災害勞工能享有高品質的醫療及工作能力重建服務,勞動部積極推動職業傷病診治及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認可制度,花蓮慈濟醫院在今年通過勞動部認可「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和「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是東台灣唯一一家具備兩項專責醫院認可的醫學中心。2月1日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鄒子廉署長帶領署內團隊,在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吳彬安副院長、職業醫學科劉鴻文主任及復健部梁忠詔主任陪同下,舉行揭牌儀式。
搜尋-新聞報導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包含惡性腦瘤在內的困難疾病,不再是讓人束手無策的絕症,因此花蓮慈濟醫院積極研發創新醫療技術,近年來隨著特管法(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的施行,花蓮慈院推動細胞治療及中西醫合併治療,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的頂級手套公司執行董事長兼創始人林偉才、成功集團創辦人陳志遠等實業家一行23人到院參訪。
二零二二年,花蓮慈濟醫院承辦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自去年一月十一日起的第一場會議,至五月在秀林鄉衛生所開設遠距門診,而後陸續完成特定照護模式的開診,並擴大篩檢、與院外夥伴聯盟,成效斐然。今年一月十七日,秀林鄉全人整合照護計畫期末會議上,由衛福部健保署東區業務組、秀林鄉衛生所、花蓮慈院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表歷時一年的第一階段計畫成果。
元月14日是醫檢師節,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科團隊11日在大廳舉辦「醫檢師忙什麼?」衛教講座,除了簡介醫檢師在醫療的角色,並透過衛教說明,讓民眾更清楚檢驗項目及相關注意事項。
花蓮慈濟醫院與國軍花蓮總醫院、秀林鄉衛生所、秀林鄉富世村合作,於一月十一日下午舉行全人照護活動,提供包含中醫部、皮膚科、骨科、復健科、藥劑部、四癌篩檢等衛教及義診服務,期望透過飲食與日常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評估和衛教,以秀林為起點,把全人醫療推廣到更多山地和離島地區。
花蓮地形狹長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特殊性,讓救護團隊在災害搶救時備受考驗。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災難醫療隊 (DMAT)在1月11日上午於花蓮縣衛生局三樓大禮堂共同簽定合作備忘錄,由花蓮縣縣長徐榛蔚與花蓮慈院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副院長吳彬安代表簽署,災難醫療結合資訊化,是全臺灣第一支全面邁入資訊化的災難醫療隊伍。
一月下旬就是農曆過年了,許多民眾已訂好各色年菜,但年菜該如何保存,安心過好年呢?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陳昱升提供五妙招,除了留意冰箱貯存溫度、減少微生物孳生風險、食材先進先出,小包分食、常溫保存應置於陰涼乾燥處等原則,「不要過量採買」也很重要。
春節連續假期將至,花蓮慈濟醫院延續往年門診服務,自一月二十一日(除夕)起到二十四日(年初三)開設上午假日門診,兒科、內科、外科及類流感門診服務;此外,春節期間急診提供二十四小時醫療服務。各醫療科門診將在一月二十五日(年初四)恢復正常門診。
新年新健康生活,花蓮慈濟醫院已從2022年12月起展開推動糖尿病社區照護計畫對象包括糖尿病病人,及有可能發生糖尿病的高風險 (糖尿病前期) 民眾,從加強健康飲食概念、維持健康活動,逐漸改變生活型態,一起減糖、減脂,全程免費,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還有機會贏得獎勵。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Dta3G1reX1LxrJrDA 。
花蓮慈濟醫院癌症研究團隊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儀科中心合作開發的「模組化遠距健康照護系統-智慧藥箱」,不僅獲國家新創獎肯定,1月5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Las Vegas)舉辦的2023年「消費電子展」(CES)中「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展出。並由花蓮慈濟醫院團隊與美國慈濟志工合作,向來自全球173個國家超過10萬的廠商代表介紹這項蘊含證嚴上人慈悲理念的創新醫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