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大腸憩室炎的病人,因為長期便秘造成大腸內壓力異常升高,腸壁肌肉弱化,使得腸黏膜被擠到腸壁肌肉層,導致大腸表層凹陷造成如小泡泡囊狀結構的憩室,糞便卡在憩室就會變成糞石,引起大腸發炎,甚至穿孔、出血。
大腸出現憩室病人平常是不會有感覺,但一旦糞便卡在憩室發炎,發燒、疼痛就跟著來。雖然左、右邊大腸都可能發生大腸憩室炎,但比較常遇到右邊出狀況的病人,症狀多是發燒、右下腹部疼痛,也因此常會被誤認為是盲腸炎。且若未及時處理,嚴重時也可能引發腹膜炎。
若抽血檢查只是單純發炎,施打7-10天抗生素就可獲改善,接著再用大腸鏡觀察是否有其他病灶或腫瘤。有時糞便積太多,憩室小泡泡撐不住破損了就會開始發炎、出血。小出血可以透過大腸鏡手術止血,大出血則是用栓塞。如果憩室太多則需以手術切除發炎的部位。
文/劉作財
來源:自由時報(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56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