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4 十二月 2017 00:00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花蓮慈濟醫院醫護團隊在今年獲得九項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SNQ國家品質標章授證肯定。  在「醫院特色醫療組」中由骨科部陳英和名譽院長與吳文田主任帶領的團隊,在僵直性脊椎炎駝背的矯正手術治療已獨步全球,研發獨特二段式SPO及PSO切骨術為世界首創。而巴金森暨動作障礙治療與研究中心團隊利用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病及肌張力不全等動作障礙疾病,獲得SNQ國家品質標章。


  此外,「醫院醫事服務組」中的營養科團隊、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醫院醫務管理組」中的標準化病人中心;「護理特色專科組」中的神經內外科病房團隊、呼吸照護中心團隊、內科加護病房團隊以及精神科照護團隊,發揮巧思回歸初心,提供病人優質的服務品質,也同時獲得這項殊榮。

【醫療院所類/醫院特色醫療組】
◎追求最安全有效的截彎取直世界級僵直性脊椎炎駝背矯正手術團隊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僵直性脊椎炎會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而慢性疾病的進程,漸漸使脊椎鈣化僵硬,嚴重的甚至無法直起身體。花蓮慈院骨科團隊在僵直性脊椎炎駝背的矯正手術治療已獨步全球,自1991年至今所累計超過207例,成功率達95%;研發獨特二段式SPO及PSO切骨術為世界首創,突破瓶頸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在國內外居領先地位。

  2013年5月來自中國大陸廈門的楊曉東,他的身體駝背變形超過二百度,因為生病,楊曉東自小學輟學,躲在家裡不願面對外面的世界十九年。來花蓮慈院就醫時,他的臉部緊貼著膝蓋,之後歷經五次矯正手術,嚴重變形的身軀獲得一百四十度的矯正量。

  出院回到廈門後,楊曉東不僅抬頭挺胸走出家門,也學會騎腳踏車,去年陳英和院長到廈門看他,他還騎腳踏車載著陳院長繞幾圈,同時也可以到住家鄰近打井水,不僅生活可以自理,還可以幫家人忙。這些轉變讓陳英和院長覺得很值得,同時也祝福曉東把遺失的十九年,生活回來。◎巴金森暨動作障礙治療與研究中心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於2003年7月成立,隔年成立神經功能科,並在2006、2007年,連續獲國家品質標章肯定。除針對巴金森氏症進行各式醫學研究,找出更好及改善生活品質的治療模式外,也顧及病人身心,結合病友團體,定期舉辦活動,提供最新的醫療訊息。

  2001年2月,本院開始使用深腦刺激術治療巴金森病人,這手術是以持續高頻深層腦部電刺激視丘下核或是蒼白球內核,藉導線產生的電流來控制並調節腦內不正常的細胞活動訊息,進而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活動能力。主要用來治療巴金森病及肌張力不全等動作障礙疾病,自2002年至今年已完成350例,其中有324例是巴金森病人。本院DBS高水準的醫療技術獲得國際間的認可,除了輔導國內外約10家醫學中心完成首例個案,還有30篇的國際論文。

【醫療院所類/醫院醫事服務組】

◎「營」在教學‧「養」德育才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臨床技能測驗(OSCE)在先進國家醫界是十分熱門且受重視的考試方法。近年來,為了提升醫療品質與國際接軌,花蓮慈院營養科將OSCE教學模式納入營養系實習生與PGY營養師訓練課程,讓營養師能透過測驗提升加強營養評估及診斷能力訓練,熟悉臨床技巧與醫病溝通能力。

  在PGY營養師訓練課程中,還發展出具有創意的營養職類醫護溝通及跨職類團隊照護教案,邀請宜花東教學醫院營養職類共同舉辦聯合OSCE測驗。◎全球獨特志工網絡創造血液病患重生新契機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自1993年10月成立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正式邁入第二十五個年頭,目前志願捐贈者資料累計超過四十一萬筆,截至九月三十日,捐贈個案例數累計四千七百九十五人,其中有一千八百四十七人是在臺灣完成移植,捐贈至海外的個案數有二千九百四十八例。今年髓緣之愛再寫下新的記錄,首次傳到越南,讓三十一個國家地區的病人受惠,在在顯示了臺灣是個愛心之島。

  每年出動超過十萬的志工人力在護持,平均每一位捐髓者的背後,都有三百位志工的努力成就搶救生命的大因緣。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表示,骨髓關懷志工用心推動驗血活動,同時陪伴捐贈者,關懷受贈者;在這裡,看到了罹患血液疾病的病人,求助無門的失望與悲傷,但又幸運的見證許多人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恢復了健康,這種第二次生命的機會的喜悅,來自於每一位勇敢又要愛心的捐贈者。

【醫療院所類/醫院醫務管理組】
◎良語良師蘊良能 標準化病人的推廣與應用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花蓮慈院自2006年起就積極招募慈濟志工訓練標準化病人,並於2010年3月成立「臨床技能訓練及評估中心」,標準化病人中心主持人高聖博醫師更遠赴南伊諾大學受訓,進一步將理論與實務印證及融匯貫通。十年來,標準化病人中心團隊帶著珍貴經驗,透過工作坊和講座,在全台各地培育出種子教師,迄今已協助國內超過20所校院培育二百位以上之師資。

  有別於一般選擇與專業演員合作,招募慈濟志工擔任標準化病人,在臺灣也是開創先例。為了真實而不誇張的詮釋每種徵狀,標準化病人利用在醫院急診室做志工的時候,仔細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的利用化妝品,敬業的畫出腫脹烏黑的指頭,撇步百百種都是要讓參與測試的醫學生,體驗到最真實的感受。

  「他們不是專業的演員,卻是專業的標準化病人。」高聖博表示,慈濟志工不是專業演員,在當時沒有任何概念、沒領任何酬勞的情況,卻心甘情願、歡喜地接受醫療及戲劇專業的指導,努力地呈現出專業演員的水準,甚至願意讓醫學生不斷地問診及在身上按壓檢查,原因無他,無非就是一份為醫學教育付出、無私奉獻的心。

【護理照護服務類/護理特色專科組】
◎腦損傷的奇幻旅程以有溫度的護理導航,引領病人邁向康復之路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有溫度的護理是慈濟護理的特色,更是神經內外科病房護理人員的使命。」在神經內外科病房裡,有許多意識改變、行動受限、吞嚥困難、心情憂鬱的腦傷病人,本院神經內外科護理團隊以「醒過來、吃得早、傷害少、笑開懷」的四大目標,陪伴腦損傷病人與家屬一起邁向康復之路。

  透過中西醫合療、鼻胃管早移、自行發展吞嚥篩檢表、創新鼻胃管固定甚至是QR Code衛教協助病人,提升病人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其中,為了幫助腦傷病人早日脫離鼻胃管,護理師在8小時內為病人進行吞嚥篩檢,轉介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訓練,並新購設備籌設吞嚥治療中心外,護理團隊還創新鼻胃管固定法,減少鼻孔壓力傷害,讓病房的計劃性鼻胃管移除率高達65%。

◎彩繪心中的亞急性照護地圖:以病人為中心的跨領域呼吸照護團隊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花蓮慈院呼吸照護中心團隊的整合性照護模式,由亞急性至慢性呼吸照護,橫向跨了9大領域(醫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藥師、呼吸治療師、社工師、志工),以創意發展出照護地圖並分期歸類,提供整合式的呼吸照護服務,以協助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早日脫離呼吸器。

  在跨團隊的照護下,呼吸照護中心提供個案管理與資訊化系統,全人醫療則以「RCC啪啪GO」,每日照護目標與計畫以醫病共享決策(SDM)促進團隊、病人與家屬間的溝通,用影像及文字記錄醫病故事,藉由敘事醫學與自我反思的方法,建構出獨特的醫療人文經驗與機構的精神理念。

◎愛的經緯線:透過跨部門的橫向連結及院部垂直整合,擬定重症照護模式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內科加護病房,以實證為經,臨床品質為緯,建構以病人為中心的重症跨團隊照護。目標以提升重症照護專業素質,與生命末期追求病人善終與家屬安心無憾。

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團隊提出四大創新:

  1. 揭開加護病房神秘面紗,安住全家心:會客前祝福祈禱,安住全家心。
  2. 以家為念,營造優質工作環境:建立「內科加護病房家庭清潔日」全員總動員 環境保衛戰。
  3. 團隊訊息不漏接,品質安全共同守:運用「TRM」增進照護效能及營造病人安全文化、優先整合及持續優化VAP Bundle Care照護流程、建立「團隊互動溝通板」強化團隊守望相助、新進住院醫師的「二日護師」體驗 增進醫護溝通、護理作業資訊化簡化流程。
  4. 加護安寧順銜接,輕安共照擇善終:推動人性化的「生命末期照護」、鼓勵在職進修,重視研究人才培育。◎走出迷宮 找回現實-精神復健之旅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九大團隊獲SNQ國家品質標章 屢締佳績創新局

  為了讓身心科學員與社區連結展現自信,增加與人群接觸的機會,進而提升自我價值感,本院精神醫學部日間病房設有室內園藝植栽工作區、藝術作品交流牆、水耕豆芽作區、洗燙衣設備以及院內復健商店。不僅設備完善,在特色及創新照護上,提供學員兒科說故事工作坊、園藝治療、職能復健、健康促進等課程,結合院內員工需求規劃的復健工作訓練項目活動,學員透過職業訓練實務操作,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力與職業能力,讓他們有機會重回職場工作,從中慢慢建立對自我的信心。

  自2013年至2016年底,精神科日間病房醫療團隊的努力下,就業輔導成功人次共37人、參與職訓人次共11人、重新融入校園生活共三人。學員精神症狀穩定,照顧者負擔與衝突改善,接納學員返家生活共42人次。而社區就業輔導成果也獲花蓮縣康復之友協會肯定。

閱讀 11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