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01 四月 2022 16:53

心的橋樑 捨我其誰 花蓮慈院社工師尤佳韻榮獲全國績優社工獎

每年的4月2日是社工日,衛生福利部今年於3月30日舉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典禮,感恩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社工。在花蓮慈濟醫院服務11年的社工師尤佳韻,榮獲111年度全國績優社工獎。

11年來不僅承擔內、外科系病患及家屬的醫務社會工作,更定期辦理相關疾病的病友暨家屬關懷聚會活動,擔任院內身心障礙鑑定人員和醫學倫理委員會幹事,透過自身的社工專業,協助無數病友跨過艱難的時間。

  「社工師的工作,就像是一雙手、一座橋樑。」回想起國高中的學生時代,尤佳韻笑著表示,在自己對「社工師」這個職業尚一無所知的時候,就已下定決心將來要從事助人的工作。「這個社會有這麼多人需要幫助,我想成為給予幫助的那一雙手,以及他們和這個社會連結的橋樑。」秉持著這個信念,2010年6月,自臺大社工系畢業的尤佳韻來到了花蓮慈院,成為社會服務室裡一員,正式加入醫務社工的行列。

  社工師的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前面9年的時間裡,尤佳韻的穿梭於一般醫學內科、新陳代謝科、腸胃內科、心臟內科、腸胃內科、感染科、內科加護病房等,與內科系疾病的病人和家屬工作,奠定了醫務社會工作的基礎;自2019年起轉而負責整形外科、耳鼻喉科、外科加護病房、燒燙傷加護病房等病房與門診病人,時刻精進專業能力,培養更全方位的醫務社工技能。

  職業與夢想重合,尤佳韻表示自己很幸運,同時卻也倍感挑戰。「尤其是有藥癮或酒癮的病患,其中許多人面臨的是周遭親友的責難和不諒解,家庭支持度近乎於零,即便康復出院後也往往難以被社會接納,重新找到工作。」對醫務社工而言,最常見的除了協助處理病患無法負擔醫療費和生活費等經濟困難的情況,更加艱難的是尋找這些病患與家庭、與社會的連結,有時撥打電話給病患家屬卻被毫不留情地掛斷,對她都是家常便飯。

  詢問是什麼讓她堅持這份工作,堅持陪伴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尤佳韻思量許久,最後頗不好意思地說:「好像如果我不管,就真的不會再有人管他們了,所以覺得自己必須要做。」

  就是這份「捨我其誰」的心念,支撐著尤佳韻十多年來的社工路,長久的愛心與關懷澆灌,也在她的職涯中結下許多美好的果實。數年前,一位全身70%~80%嚴重燒燙傷的患者阿福(化名)被送往花蓮慈院急診,在外科加護病房躺了3個多月的時間,幾度挺過鬼門關,住院期間長達近9個月。尤佳韻表示,最開始阿福防衛心很重,拒絕和任何人交流溝通,但由於傷口面積大,阿福每日所需換藥時間是其他病患的好幾倍,在醫護人員日積月累悉心的照料下,阿福終於逐漸敞開心扉,願意回應醫療團隊和社工師的關心。

  40多歲的阿福因藥癮問題,已長年失去和家人的聯繫,尤佳韻最初打電話給阿福的媽媽,得到的回應卻是「我們家沒有這個人」;但現實的困難並沒有阻礙她的決心,一次次耐心說明自己是醫院的社工師,強調並不是來討醫藥費或要求家屬出面做任何事,只是定期打電話向阿福的家人說明他的傷情和恢復狀況。

  「後來我跟阿福媽媽說,他的情況穩定了,終於可以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結果過沒幾天,媽媽就主動聯繫我,問可不可以去病房探望。」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尤佳韻忍不住紅了眼眶。「其實說實話,想要把病患從疾病的病苦、從藥酒癮的死循環拉出來,實在是太困難了;但只要偶爾有一兩個人成功,幫助他抓住與社會連結的那條線了,就會覺得自己全部的努力都值得,能夠再繼續下去。」

  11年來的社工生涯,讓尤佳韻學到如何在工作的同時維持熱情,並平衡自己的心態和生活狀態。當她初踏入職場,經常因為過度投入病患身處的景況,使自己身心俱疲卻不自知,所幸有社工前輩在一旁指出問題,給予提點和建議,她才能及時調整心境,用健康的狀態面對工作。尤佳韻說,這也是許多社工新鮮人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希望每一位善於助人的社工師都能將「照顧自己」擺在優先的第一順位;只有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給病患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對於獲得全國績優社工獎,尤佳韻十分感恩衛福部和花蓮慈院的肯定,也承諾往後將帶著這份勉勵和肯定,為社會工作盡心力,繼續成為那一雙手、那一座橋樑。

圖說:花蓮慈院社工師尤佳韻榮獲111年度全國績優社工獎。

閱讀 8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