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週一, 20 十二月 2021 08:30

宜花東醫事類教育品質提升聯席會,疫情下數位科技應用成焦點

醫學教育的「教」與「學」不因疫情而間斷,花蓮慈濟醫院十二月十七日舉辦第十三次宜花東地區各醫療院所醫事類教學品質提昇聯席會暨全人照護分享會活動,藉由運用數位科技與教學結合,提昇臨床教師知能並拉近師生學習距離。疫情下數位科技應用成本次聯席會焦點,希望透過經驗交流分享,提升醫事教育水準。

教學是精進醫學專業的基礎,今年聯席會暨全人照護分享會活動,由花蓮慈院教學部整合各項醫學教育資源,包含十三個醫事職類別、十一個醫療、教育院所逾七十位院內外醫職學員到場交流,線上參與人數為一O六人,共計一百七十八人參與。

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宗鷹表示,花蓮慈院從2012年開始舉辦宜花東跨院區的醫學教育品質提升活動,今年已是第十三次,除感謝團隊的承擔,也特別感謝各醫療院所的認同,今年各院一直在思考,疫情之下如何因應,遠距視訊教學已是常見的新常態,花蓮慈院也思考如何融入教學,最近也在發展一些新的數位教材,希望可以和各院一起分享,即使疫情起伏不定,但仍希望大家思考如何可持續教導學員,讓教學可以穩定如常進行。

圖說: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宗鷹表示,疫情起伏不定,希望大家思考如何可持續教導學員,讓教學可以穩定如常進行。

羅東聖母醫院教學副主任陳奕志指出,花東地形狹長,居中的花蓮慈院與門諾醫院承擔了很大的責任,尤其花蓮慈院承擔宜花東醫事類教育品質提升聯席會,承擔大部份責任,讓各院每年都有機會溫故知新,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新常態,後疫情時代數位浪潮與師生關係改變亟需重新面對,而人與人關係隨著疫情開始轉變,如何有效實現全人關懷也是希望學習的部分,感恩花蓮慈院提供學習精進機會。

圖說:羅東聖母醫院教學副主任陳奕志指出,後疫情時代數位浪潮與師生關係改變亟需重新面對,如何有效實現全人關懷也是希望學習的部分,感恩花蓮慈院提供學習精進機會。

花蓮慈院護理部暨教學部副主任葉秀真表示,臨床經驗累積後的成效出來就是醫療人員的臨床專業能力,今年因應疫情關係,想把數位科技跟教學進行結合,提升臨床老師數位教學能力,聯席會也特別邀請慈濟大學林惠茹副教授,與台北慈院藥劑部黃心品藥師,分別以「數位科技時代-臨床教師能力養成 」與「數位教材製作歷程 」為題分享數位教學經驗。

圖說:花蓮慈院護理部暨教學部副主任葉秀真表示,臨床經驗累積後的成效出來就是醫療人員的臨床專業能力,今年因應疫情關係,想把數位科技跟教學進行結合,提升臨床老師數位教學能力。

今年宜花東醫事類教育品質提升聯席會,吸引包含門諾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慈濟大學、羅東博愛醫院、羅東聖母醫院等醫療相關機構學員實體參與,實際參與機構數為三十八家(其中一家為教育機構),醫學中心十一家、區域醫院二十家、地區醫院六家。

此外,花蓮慈院護理部手術室副護理長楊曜蓮,以「當你沉睡時~手術室的全人照護」為題分享手術室全人照護,包括自己為體驗敷料親膚性,親自貼上三天的歷程;花蓮慈院營養科營養師蘇真瑩,則分享「食育」之全人照護,並以本身由葷轉素歷程,勉勵與會者共同茹素,花蓮慈院胸腔內科呼吸治療師PGY學員陳彥智與呼吸治療師股長羅雯鈴,則分享「面臨COVID-19教學挑戰」,包括分倉分流、視訊雲端溝通與穿脫隔離衣的防護經驗,花蓮慈院復健部復健技術科組長洪嘉駿,最後則分享「科技下的全人照護~從失能到獨立」,並以機器手教育為例介紹訓練過程。

圖說:慈濟大學林惠茹副教授,以「數位科技時代-臨床教師能力養成 」為題讓學員瞭解數位教學需要哪些元素。

圖說:台北慈院藥劑部黃心品藥師,以「數位教材製作歷程 」為題,介紹許多好用的數位教材製作工具

圖說:花蓮慈院護理部手術室副護理長楊曜蓮,以「當你沉睡時~手術室的全人照護」為題分享手術室全人照護,並指出10月胎盤前置孕婦搶救過程,背後驚險故事包括有名懷孕八個月護理師也在30名救援醫護行列之中。

圖說:花蓮慈院胸腔內科呼吸治療師PGY學員陳彥智與呼吸治療師股長羅雯鈴,則分享「面臨COVID-19教學挑戰」,包括穿脫隔離衣的防護經驗。

圖說:花蓮慈院復健部復健技術科組長洪嘉駿,最後則分享「科技下的全人照護~從失能到獨立」,並以機器手教育為例介紹訓練過程。

 

圖說:今年聯席會暨全人照護分享會活動,逾七十位院內外醫職學員到場交流,線上參與人數為一O六人,共計一百七十七人參與。

閱讀 1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