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週一, 26 八月 2024 10:37

兼具教學與慈濟人文的花蓮慈濟醫院教學部走廊

一走出花蓮慈濟醫院大愛樓七樓電梯往教學部東向空間,映入眼簾不再是單調的牆面,而群醫搶救生命與已故許永祥教授透過顯微鏡作最後診斷的畫面,「傳承典範育良材」是證嚴上人對慈濟醫療教育的期許,也是教學部的使命。通往教室的廊道雖短,大體手術教學中心、臨床技能中心、標準化病人中心等簡介一目了然,並向無私奉獻醫學教育的無語良師、良語良師致敬。

過去一年來,因應臨床醫療空間調整,原先在大愛樓六樓東向的教學部行政辦公室、教室搬上七樓西向,與東向臨床技能中心、教室相連結。教學部團隊也趁空間改造工程計畫,同時委託蕭慈力師姊、莫濟協師兄將東、西向原本單調的廊道牆面打造成兼具教學部特色簡介及富含慈濟人文的空間,並趕在六月完工。

8月19日下午,花蓮慈濟醫院邁入第39年第3天,教學部舉辦感恩暨導覽會,正式將這新完成的人文空間分享給院內同仁,林欣榮院長、陳宗鷹副院長、志工室主任顏靜曦師姊、蕭慈力師姊、莫濟協師兄,以及教學部主任朱紹盈、副主任葉光庭、葉秀真、標準化病人中心主任曾寶慧、師資培育中心主任羅文綾,分享教學部人文空間的規劃因緣及理念,希望未來能讓同仁及賓客更能了解教學部的育才的特色及使命。
來自新加坡的蕭慈力師姊、莫濟協師兄兩位同修,在參與上人《良醫之道》專書編輯過程,了解上人發願蓋醫院的艱辛歷程並深受感動,期許能為醫療志業貢獻所長,去年初承接《大愛醫療溯源館》布展企畫及執行,今年協助完成教學部人文空間。蕭慈力師姊特別提到,人文空間的上人法語都是出自《良醫之道》,慈濟的醫療教育不只傳授醫療專業與技術,唯有「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大愛理念深植內心,才能真正為病患「拔苦予樂」,給人歡喜自在。

在「傳承典範育良才」這塊海報牆上「慈濟醫療教育引導人人發心立願,醫人、醫病、更醫心,以同理心、愛心、耐心面對病患,用生命走入生命,搶救生命,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為職志」是上人對慈濟醫療教育的期許,也是教學部的使命。與這面海報相鄰的是大體手術教學中心的簡介,旁邊人品典範牆,從第一位無語良師林蕙敏、第二位李振鶴老師,至2023年年底,每一位無私奉獻的無語良師姓名整齊的排列在海報上,令人心生感動與崇敬。

兼任臨床技能中心主任的葉光庭醫師說,花蓮慈院的臨床技能中心、標準化病人中心,導入無語良師、良語良師在教學上,奉獻醫學教育,和臨床病人一樣,都是成就醫師很重要的「老師」。感恩師兄師姊承擔標準化病人,提供醫師、護理及相關醫事職類的同仁互動學習的機會。

「社會人間,因為有我而祥和,因為有我而健康;也因為有我,讓醫療人員受到尊重」也是出自《良醫之道》,慈力師姊補充說,這區的設計是打卡點,提供到人文空間的同仁、賓客拍照打卡留念。

在大體老師手術中心海報的對面牆是大廳佛陀問病圖的縮小版,朱紹盈主任說,每間慈濟醫院都有佛陀問病圖,花蓮慈院大廳是藝術家顏水龍教授的馬賽克磁磚拼貼佛陀問病圖。靜曦師姊說,出家師父出門托缽是要跟對方結一分緣;相傳佛陀問病圖裡,躺著的菩薩獨善其身,病了沒有人理,但佛陀「視眾生為自己的小孩」,所以帶著五個比丘親自膚慰;這就是惕勵世人勿以善小而不為,一點點善也是在造福、結好人緣。慈力師姊也補充,佛陀問病圖還有慈悲喜捨的佛教含意,也希望人人茹素不殺生。

在七樓西向往教學部行政辦公區的海報牆,第一眼看到的是已往生的許永祥、徐達雄兩位教授的海報,羅文綾主任回憶她自住院醫師就受徐教授教導,旅居美國的徐教授,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是每年回臺灣兩次,每次在花蓮慈院一待就是一個月的教學課程。
羅文綾主任說,有一回她到美國東岸,才知道教授來花蓮一趟要這麼久,要轉機、轉臺鐵,她想年邁的徐教授一定有很大的願力,抱著使命承擔,把教學態度和原則寫成EDUCATOR(E鼓勵學習、D對談互動回饋、U獨特性、C清楚簡要完整有創意、A學習趣味、T引導學生思考、O線上自主學習、R 感恩),不只傳達醫學知識,還教很多做人道理。

徐達雄教授來臺不藏私,他也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林慈濟醫院、很多其他醫院幫忙評鑑與教學,疫情來了那一年(2020年)是他最後一次來臺灣,羅文綾說,即使後來在美國檢查出肝癌,治療期間他還是持續線上教學甚至把視訊教學的薪資全捐給基金會用來鼓勵學生,後來學生在聽診器上刻上徐達雄教授的名字,希望把教授的愛傳承下去。
慈力師姊以許永祥教授故事為例,留在學生心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一日有電燈,就要用功讀書;只要一日有飯吃,就要幫助別人」,在陳宗鷹副院長緬懷許教授的文章中得知他當年是「以一念初發心,來到最缺病理科主治醫師的花蓮慈濟醫院,奉獻醫學良能,獨自撐起病理科。」慈力師姊說許教授也是醫學生的人品典範,而這樣的感動,她認為參觀的賓客一定能接收得到。

「醫療是守護生命的磐石、教育是守護慧命的磐石」海報,是呈現慈濟醫療起源到醫學教育。朱紹盈主任說,醫學教育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經驗學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除對做的事靜下心反思外,還要思考整個歷程與行為,這就是上人開示的「覺中悟」,其實醫療志業早就落實了。

朱紹盈主任也提到,三軌輔導制度經過半年的規畫已就緒,未來「導師制度、諮商中心、慈誠懿德」都將併行,導入醫學系五、六年級與PGY住院醫師,希望在花蓮人才難覓情況下,經由與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互動,可以把人才留下來。

葉秀真副主任導覽醫事類教育;高聖倫主任導覽從,實習生、PGY、住院醫師,到整個醫師培育養成;精神醫學部吳盈瑩醫師介紹「諮商輔導中心」,她提到,會以諮商為主、輔導為輔,提供包括心理、情緒紓壓,甚至有些老師也需要幫助。
林欣榮院長和陳宗鷹副院長非常感恩蕭慈力師姊和莫濟協師兄的用心規劃。讓教學部兩區的雙牆在有限的空間下,滿布醫療人文,不僅為教學部的任務與使命代言,還融入上人的法語,在今年六月醫學中心評鑑時即已發揮成效,委員一致認為教學部空間既有教學又有人文氣息,有助於提升學子的恢復力;另外,也感恩幕後大力協助的高銓德師兄團隊,他們雖未出席感恩會,也透過視訊捎來祝福。#(文/陳炳宏、游繡華、攝影/陳安俞)

s147A3341es147A3351

左圖:出席感恩暨導覽會包括林欣榮院長、陳宗鷹副院長、志工室主任顏靜曦師姊、蕭慈力師姊、莫濟協師兄,以及教學部主任朱紹盈、副主任葉光庭、葉秀真、標準化病人中心主任曾寶慧、師資培育中心主任羅文綾、高聖倫主任,與工務室周信一助理專員、及教學部同仁。
右圖:莫濟協師兄(後排右起)、蕭慈力師姊,與林欣榮院長(前排右)、陳宗鷹副院長一起與高銓德師兄視訊接受祝福。

s147A3430s147A3436

左圖:院長林欣榮(左一)、副院長陳宗鷹(右一)致贈臺灣玉紀念牌給蕭慈力師姊(左二)、莫濟協師兄(右二)。
右圖:院長林欣榮(左一)、副院長陳宗鷹(右一)致贈感謝狀給蕭慈力師姊(左二)、莫濟協師兄(右二)。

s147A3441s147A3464

左圖:院長林欣榮(左二)、副院長陳宗鷹(右二)致贈結緣品給蕭慈力師姊(左一)、顏靜曦師姊(中)、莫濟協師兄(右一)。
右圖:標準化病人中心、臨床技能中心、大體手術教學中心、位於電梯往教學部東向空間,右側中間還有縮小版大廳的佛陀問病圖。

s147A3465s147A3474

左圖:臨床技能中心主任葉光庭醫師(左一)介紹,花蓮慈院的臨床技能中心、標準化病人中心,導入無語良師、良語良師在教學上,奉獻醫學教育,和臨床病人一樣,都是成就醫師很重要的「老師」。
右圖:蕭慈力師姊(左)說,大體手術教學中心海報旁有人品典範牆,從第一位無語良師林蕙敏、第二位李振鶴老師,至2023年年底,每一位無私奉獻的無語良師姓名都整齊的排列在海報上。

s147A3503s147A3511

左圖: 大體老師手術中心海報的對面牆是大廳佛陀問病圖的縮小版,靜曦師姊說,出家師父出門托缽是要跟對方結一分善緣。
右圖: 「醫療是守護生命的磐石、教育是守護慧命的磐石」海報,是呈現慈濟醫療起源到醫學教育。由朱紹盈主任(右一)介紹。

s147A3519s147A3538

左圖:七樓西向往教學部行政辦公區的海報牆,葉秀真副主任導覽醫事類教育。
右圖:七樓西向往教學部行政辦公區的海報牆,高聖倫主任(左一)導覽從,實習生、PGY、住院醫師,整個醫師培育養成。

s147A3558s147A3575

左圖:七樓西向往教學部行政辦公區的海報牆,精神醫學部吳盈瑩醫師介紹「諮商輔導中心」。
右圖:師資培育中心羅文綾主任(左一)回憶她自住院醫師就受徐達雄教授教導;而許永祥教授留在學生心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只要一日有電燈,就要用功讀書;只要一日有飯吃,就要幫助別人」。

閱讀 2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