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誌

週一, 28 十月 2024 09:23

花蓮慈濟醫院主管合心共識營日誌——慈悲醫療 莫忘初心 智慧醫療 永續發展(四之二)

花蓮慈濟醫院10月6日在靜思精舍舉辦主管合心共識營。

上人在開示時感恩醫院同仁對病人的付出,也期許同仁在歲末盤點生命的價值。一天的課程除有熟悉的林俊龍執行長、副總執行長林靜憪師姊的期許勉勵,還有德淵師父開示「無量義融法髓」,以及中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長庚醫療體系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師兄等人專題分享。

img 1img 2

左圖:「無量義融法髓」這堂課由德淵師父開示時以閩南語來唸出「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右圖:德淵師父指出在2016年出版的《無量義經講述》在經文的開示更為詳細。

 

◎無量義融法髓

「無量義融法髓」這堂課由德淵師父開示,無量義經分成德行品、說法品、十功德品。德淵師父從「是經,本從諸佛宮宅中來,去至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經文開始,並以閩南語來唸出「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師父說,他雖是馬來西亞人,但到精舍修行一直在用閩南語唱誦無量義經,沒想到半年後已經置入在八識田中了。
德淵師父提到「信、聞、時、主、處、眾」六成就,也就是在佛陀時代,要人人願意相信,才能夠集會,聽佛說法,所以信就是信成就、聞就是聞成就、時、主、處就「此時此刻、主事說法的人、說法時要有適當的地方。佛陀說法,需要有大眾,這六種成就缺一不可,成就當時佛陀講經的因緣。
而這就好比德淵師父在感恩堂中為花蓮慈院主管共識營在靜思精舍感恩堂開示《無量義經》的因緣。師父提到,佛陀將要入滅時,阿難尊者就問了佛四件事情,第一是佛入滅後以誰為師,佛陀的回答「以戒為師。依四念處為住。」,在佛教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就是要防非止惡。
德淵師父說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佛陀時代,對待惡性比丘當默擯之。師父也提到在一個團體要怎麼樣做到這一點?需要智慧,就是要包容,像 上人「普天三無」的心。
德淵師父提到,六成就的「信」非常重要,花蓮慈院的中西醫合療,石崇良署長在課堂上說的往後發展重點,就是「信」成就。
師父也以「微渧先墮 以淹欲塵」開示勉勵同仁在聞法過程,不要怕不懂,一天只要記一句,積沙也能累積大學問。像學員長李彝邦醫師在問答中,自然說出「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就是這一段經文已經入他的八識田中。
師父也提到佛經上的「善知識」,不是世俗所說的知識,而是朋友的意思;不請之師是指「福祉」,一旦那裡有災難, 上人第一句話就問「在附近有慈濟人嗎?」有福的人就可以到苦難的地方,就會設法造福當地,至今慈濟已經救助了136個國家,慈濟人分布在68個國家,慈濟人的兩隻腳就是「福趾」, 上人還希望「粒粒種子」在各國都可以成長。
德淵師父也針對「是諸眾生安隱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處處為眾作大導師。能為生盲而作眼目。聾劓啞者作耳鼻舌。諸根毀缺能令具足。顛狂荒亂作大正念。」等經文逐一開示,這段經文的重點就是引導人往往良善的地方,「大醫王、白衣大士」,在醫院服務的同仁可以幫助病人,使病人活得更有品質。他也提到2003年,從菲律賓到花蓮慈院分割的連體嬰慈恩、慈愛,如今已回到教育志業讀書。上人曾提到,慈恩、慈愛兩姊妹有好因緣,有菲律賓慈濟人幫助,現在回到慈濟大學真是不可思議。
德淵師父還分享「想」這字「相+心=想」,如果把「相」放在「心」上,用佛心定住在苦難眾生群裡,思惟的眾生相,並以慈愍心來觀看、感覺眾生,就會感受到眾生「真的是苦不堪啊」。「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德淵師父感恩花蓮慈院有中西醫合療,幫助在七月颱風頭部受撞創的男孩,救回生命。每聽到林院長、何副院長分享男孩的醫治過程,都非常感動。
「遊戲菩薩諸波羅蜜。於如來地堅固不動。安住願力廣淨佛國。」德淵師父提到,波羅蜜講到六度萬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舉了網路上的一段話,「做得要死,就是很賣命做事,這表示『布施』;就是拚了最後一口氣也在所不惜,這要非常『精進』;結果又被人嫌,這就是修『忍辱』;人家開口嫌,我們心沒有動、難過,這是修『禪定』;沒有動心、動口對他回嘴,這是『持戒』;如果想得開,將那口氣壓下來,這表示『智慧』。」剛好很貼切。師父祝福學員福慧雙修。

img 3img 4

左圖: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師兄,以「真心、絕情」分享他自1998年加入慈濟志工後參與全球賑災歷程。
右圖:黃思賢師兄透露 上人的小祕密,他加入慈濟35年來從沒看過 上人打哈欠,是意念所生的身體。

◎行願半世紀,思賢師兄以三三三推崇上人德行
發願當上人的腳跑遍全球,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師兄以「真心、絕情」分享他自1998年加入慈濟志工以來全球賑災歷程。
思賢師兄說,花蓮慈濟醫院一直是他心中的大廟,「不管要求什麼、問什麼,或是想要得到心靈的安慰」。像是道教徒、或是佛教徒,甚至像他一樣在大學受洗的基督徒,經常去哈利路亞,求的是一個心裡面的安寧,但對身體的病痛而言,都是有沒有辦法解決,但是花蓮慈院大醫王、白衣大士等相關團隊,還有醫療志工,把上人的法,用愛心,就像佛教講的「無畏布施、愛語布施,都融入在裡面。 上人早期也是常常到花蓮慈院了解民眾心中的苦」。
思賢師兄問起學員「為什麼來慈濟上班?」他和慈濟的因緣起於1992年,他帶著罹患慢性血癌、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博士班的溫文玲回臺灣,她因為在美國慈濟分會找不到可以配對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回到臺灣,獲得時任衛生署署長的張博雅允諾推動修法;但因緣不足並沒有救到溫文玲,而慈濟八大法印的骨髓捐贈就從1993年開始。
「八大法印(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社區志工)那一個是容易的?」他反問學員,思賢師兄提到他在三、四年前參加大中國百科全書四十周年慶時, 上人的《行願半世紀》,也就是慈濟五十年來做了那些事情,全本一字不改,在在大陸出版。接受當地20幾家媒體訪問時,他以「三三三」介紹上人的德行。
思賢師兄說,第一個三是「普天三無」,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上人真的做到了。第二是「三不爭」,與事無爭、與人無爭、與世無爭, 上人也做到了。第三是「三不求」,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力量增加。
思賢師兄還透露 上人的小祕密。他說, 上人88歲了,認為責任未了,每天接見弟子和外賓。自他加入慈濟35年來,他從沒看過上人打哈欠, 上人是意念所生的身體(意生身)。最後,思賢師兄送學員一句話「心安、即是家」。(文:陳炳宏/圖:劉明繐、徐政裕、薛崑城、許政雄、徐玲玲、劉定國、劉又綾)

◎幕後花絮

img 5113年主管合心共識營

113年主管合心共識營img 8

 

閱讀 1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