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8 十一月 2018 00:00

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許倫維是慈濟骨髓資料庫前五百例的捐贈者,編號409號的他在2002年接獲配對通知,正好母親因為大愛電視台播出的髓緣了解捐髓無損己身而大力支持,不僅要倫維在過程中要虔誠念佛更在捐贈後隔天,要倫維帶著六萬元善款在進精舍接受師父祝福時敬呈給上人,感恩上人創辦慈濟骨髓資料庫。

沒有你,沒有我

  受贈者彭望棣(女)跟爸爸、媽媽遠從香港來臺相見歡,還不滿二十歲時發現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當時感到相當徬徨無助,是因為捐贈者的愛、無私的愛翻轉了她絕望黑暗的人生,和恩人相見歡的這一刻,她滿心期待。彭望棣的父母在經歷女兒的病苦,如今可以走出病房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再也沒有健康上的顧慮,無論如何都要前來親自向捐贈者說聲謝謝。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左圖:彭望棣(左二)高中畢業沒多久就發病,青春年華都在與病共處。相片彭望棣提供)
(右圖:生病的這段期間彭望棣(右二) 感恩家人及好友悉心照料。相片:彭望棣提供)

  彭望棣回想當時之所以會徬徨無助,一方面是身體的虛弱,一方面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當醫師建議要骨髓移植時,第一次在澳洲配對成功,但是捐贈者不同意,只能繼續等待。後來雖然在臺灣慈濟骨髓資料庫再次找到有緣人,她還是很擔心失敗,直到聽到捐贈者的骨髓已經上了飛機,她才放心。接受移植時她很開心,感受到自己即將康復,變成健康的人。從發病住院治療到骨髓移植,這段期間也很感恩家人及好友悉心照料,因為愛的包圍,讓她不忍讓家人友人失望,才有生存下來的動力。

母慈子孝圓大愛

  來自單親家的的許倫維,為了減輕媽媽負擔,從高中開始半工半讀,雖然日子過得忙碌,但仍然樂在其中、不以為苦。高二那年,有一次在台北士林逛街時,偶遇慈濟正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他歡喜地與同學共同響應。

  倫維幾乎已淡忘了這件事的兩年後,某一天,他突然接到慈濟骨髓關懷小組來電:「恭喜你!骨髓配對成功!」他直覺的反應是:「這麼巧?這樣容易就配對上?不是說很難嗎?」雖然心中有許多疑問,且因對捐髓的認識不深,為了救人便很快地答應下來。

  平常喜愛收看大愛電視台的媽媽,雖不是慈濟會員,但對慈濟理念非常認同。知道他要捐髓時,媽媽對他說:「能救人是你的福報,你可以選擇自己決定是否捐贈。」這番話讓他救人的心志更加堅定。當時還年少的倫維,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媽媽是背後支持他的最大力量。

  再一次地確認驗血、健康檢查,媽媽除了陪伴外,還暗地裡偷偷塞給同行的師姊一個紅包想隨喜捐贈;她感恩慈濟志工全程陪伴與關懷,更感恩自己的寶貝兒子能有因緣布施。在這段時間,許媽媽對捐髓仍有許多的疑問,她的情緒無形中也不斷起伏。幸運的是,當時「髓緣」這齣戲正上演著。許媽媽說:「從第一集我就勤作筆記,想多瞭解骨髓捐贈更多的訊息,及捐贈者的反應,捐了會不會怎麼樣、有沒有後遺症等等問題。」到了第三天,原本的疑慮都得到解答。除了知道「捐髓無損己身」外,更確定慈濟「不可能為了救一個人而去傷害另一個人」的理念。剩下能做的,便是繼續幫兒子進補,讓身體更健康。

慈母之愛,無處不在

  捐髓的日子愈靠近,愈是不忘叮嚀兒子:「出門騎車要小心一點,飲食要多注意衛生。」因為你現在身繫著另一個生命的重生,將使步入絕境的受髓者,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百歲老母常憂八十兒。」看到兒子即將前往花蓮抽髓,媽媽好想跟著去。「兒子,您付出的是一分愛心,媽媽也要付出一分善心。比起受髓者,我們幸福多了!記得在飛機上、手術台上、路上心中要多念『阿彌陀佛!』記得一定要有禮貌。媽媽將以歡喜心等你回來!」那是許媽媽在倫維臨上飛機前,給兒子叮嚀的一封信。母子連心的情感,透過心靈深處的交集,更勝千言萬語。

  二○○二年六月十四日,倫維在花蓮慈濟醫院捐贈。他說:「其實住院三天好像是度假。」或許他迫切救人的心早已戰勝恐懼,把它當作一般捐血來看待。他還笑瞇瞇像個歡喜菩薩說:「其實捐贈的感覺就像睡了一覺,醒來唯一不舒服的是,捐贈後須躺在病床上長達八小時較難受,其它還好。」倒是手術前一晚,寫卡片送受贈者,差點難倒他。幾經思量,寫了「好好謝謝所有照顧你的人!」這是他至今難以忘懷的一句話。

  許媽媽在倫維捐贈時,還特別用報紙工整地包好一包東西,讓兒子轉交給證嚴上人。上人打開報紙,裡面竟裝了六萬元,這筆錢對一個單親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上人不禁讚嘆說:「他們母子除了捐髓又捐錢哦!」 許倫維感性的表示,謝謝慈濟師兄、姊,努力勸導骨髓捐贈、讓我知道捐髓無損己身,今天才能在這此分享。許倫維說受贈者都很棒,是他們自己戰勝了無數的治療,我的兩個小孩感冒時,我都會心疼、難過,受贈者長期跟血癌抗戰的苦,更是難以想像。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圖:2002年6月15捐贈完腸骨第二天許倫維帶著母親的愛前往精舍,一邊接受上人的祝福,一邊把母親的愛呈給上人.影像:影視組提供)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圖:有兩個小孩的許倫維說:「受贈者都很棒,是他們自己戰勝了無數的治療,我的兩個小孩感冒時,我都會心疼、難過,受贈者長期跟血癌抗戰的苦,更是難以想像。」相片:許倫維提供


髓緣一家親

  彷若是遠方親人的相見,彭望棣的父母都給許倫維一個大大的深情的擁抱。彭望棣很開心地問大家:「看我們像不像?來,自拍一下。」看到滿桌的點心,許倫維說,我什麼都吃。彭望棣接著說,我以前很挑食,現在看什麼都好吃;許倫維說,我的頭髮有點自然捲,彭望棣興奮地回說,現在我的頭髮也會捲,連血型都從以前的AB型變成O型,跟你一樣。

  彭望棣將許倫維當初寫給她的祝福卡片存在手機外,還製作成小卡片送給許倫維當紀念品。彭望棣感動流淚說:真的很感恩,這一份恩情我一輩子都會記在心裡,你是我這輩子除了爸爸以外最重要的男人,我的朋友要我好好地感謝你的辛苦,因為有你的付出,他才能還擁有我這個朋友。

一個香港人跟一個臺灣人髓緣之愛,牽起兩個陌生家庭的情緣,也牽起臺灣人的大愛。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受贈者彭望棣(右三)跟爸爸、媽媽一起從香港來臺灣跟捐贈者許倫維(左一)相見歡。攝影:戴龍泉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2018/11/03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相見歡~彭望棣,許倫維
(圖:彭望棣很開心的問大家:「看我們像不像?來,自拍一下。」一家人的團聚溫馨歡喜。攝影:魏國林)

(文字:黃愛惠,曹惠雀/攝影:林君穎)

閱讀 8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