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30 十月 2019 14:16

善的起點圓滿髓緣 骨髓移植創200例

  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大學生楊慧淳,接受化療後不幸復發,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團隊為她移植

妹妹捐贈的骨髓幹細胞後,歷經痛不欲生的排斥期,她努力調適心情,如今喜獲新生,再度重回校園完成大學學業。二十六日,花蓮慈濟醫院慶祝骨髓移植創200例,她現身分享心路歷程。

  接受骨髓移植治療的楊同學,在大二那年,眼睛突然出現像被毆打後的瘀青,覺得不對勁,在媽媽的陪伴下至北部的醫院接受檢查,竟意外發現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歷經化療後又復發,而轉往花蓮慈濟醫院尋求異體血液幹細胞移植。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與骨髓移植團隊最終決定以「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方式治療,在去年十月二十四日由楊同學的妹妹完成骨髓幹細胞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

 楊同學(右二)在捐贈剛滿一年的這天,與家人再度回到花蓮慈濟醫院慶祝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200例病友會,特別感謝當初照顧她的李啟誠主任(右一)

  楊同學在捐贈剛滿一年的這天,與家人再度回到花蓮慈濟醫院慶祝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200例病友會,特別感謝當初照顧她的骨髓移植病房團隊。楊同學說,移植過程真的苦不堪言,曾經因為移植排斥,口腔內膜幾乎破到沒有一處是完好的,無法進食僅能靠打針止痛、維持體力,甚至一度因為病毒感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讓她整整三天都是抱著馬桶度過,幸好有醫護團隊與家人的陪伴讓她挺過來了,相信正在治療的「同學」們一定也可以。

 病友會一開場,由骨髓移植病房照護團隊表演輕快的原民舞熱鬧氣氛  口腔癌病友劉義輝團隊帶來薩克斯風音樂饗宴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左起)、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護理部主任鍾惠君與副主任呂基燕切下蛋糕,一同見證髓緣200例病友會  骨髓移植病房照護團隊分享十八年來移植病友們在隔離病房裡接受移植的生活點滴,讓在場的病友勾起許多抗癌回憶

  花蓮慈院骨髓移植病房於2002年創立迄今,已18年頭,從2002年一月收治第一位兒科個案後,同年七月收治第一位成人血腫個案,到目前已經移植成功兩百三十例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年齡最小一歲半、最年長為六十七歲。二十六日下午花蓮慈院舉辦「二百例骨髓幹細胞移植病友會」,邀請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長、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護理部主任鍾惠君與副主任呂基燕、葉秀真以及骨髓移植病房照護團隊,一同見證髓緣歷程。

  病友會中,除了有已經接受骨髓移植超過十年以上的病友現身分享外,還有來自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來台接受治療的病友們參與,用自身經驗鼓勵正在與血癌對抗病友們。

 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洪菊吟(左),十五年前在花蓮慈院接受親屬間異體幹細胞移植,恢復地相當好,她希望她的現身分享,能鼓勵正在接受治療的血癌病人

  「大家好,我今年十五歲!」另一位同樣也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洪菊吟,十五年前在花蓮慈院接受親屬間異體幹細胞移植,恢復地相當好,她希望她的現身分享,能鼓勵正在接受治療的血癌病人。洪女士說,30出頭就因血癌從鬼門關前走一遭,除了治療過程身體出現排斥要面對外,還要面對因為藥物治療改變了她的外觀,「身心折磨」四個字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如今洪女士接受骨髓移植已經十五年了,她給正在接受治療的「戰友」們:「一定要先戰勝自己的病魔、心魔,對醫療團隊保有絕對的信心,讓自己每天都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疾病。」

  台灣每年約新增5000例血癌病患,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多,雖然有些病患經過化療有機會完全緩解、甚至痊癒,但多數都必須等待骨髓移植。李啟誠主任表示,目前移植方式有骨髓移植、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及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最近十幾年來,以造血幹細胞捐贈為主,隨著少子化親屬間移植越來越難找到捐贈者,但可透過「半相合」移植克服,讓需要的血癌患者多了治療新選擇。

閱讀 5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