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2022年底,花蓮慈院結合婦產科、影像醫學科、?
「前置胎盤」和「植入性胎盤」都是可能造成產婦大出血的危險因素,而產婦若同時有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嚴重者出血量甚至可能達到3000~4000c.c.以上。為了降低生產風險,2022年底,花蓮慈院結合婦產科、影像醫學科、麻醉科以及心臟外科,以跨團隊形式完成一名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產婦的剖腹手術,是臺灣東部第一例剖腹手術中可以同步進行骨盆腔動脈栓塞止血的案例,過程順利,母子均安。
正常的胎盤通常會附著在子宮腔前壁、後壁或頂部的內膜組織,當胎盤附著在子宮頸附近,即為「前置胎盤」;而「植入性胎盤」是指胎盤血管長到子宮肌肉層裡,或進一步埋入鄰近子宮的器官。花蓮慈院婦產部副主任高聖博指出,胎盤表面有許多大血管,通常生產時胎盤被拉出、子宮收縮,穿過肌肉的血管就會被夾住,但若是患有前置胎盤的孕婦,胎盤的位置太靠下側,因為子宮下方的位置普遍肌肉少,夾不住血管,就會持續出血;除此之外,胎盤若植入子宮壁,當生產時胎盤脫落,連接的血管被扯斷破裂,也同樣會造成出血,且植入的情況越嚴重則出血量可能相對越大。高聖博表示:「一邊出血、一邊止不住,所以合併這兩種狀況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出血止不住,就只能硬著頭皮開刀,盡快把胎兒取出;胎兒週數大,即可能為早產,若週數小,則存活機率不高。如果不盡速把胎盤拿掉,並把破裂的血管封起來,媽媽就會一直流血,直到失血過多休克。高聖博表示,醫師必須以媽媽的生命安全為優先,因此如何在保護產婦的情況下讓胎兒順利誕生,就是醫療團隊肩上艱鉅的任務。
2022年中,懷孕五個月的吳小姐被診斷出有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高聖博表示,過去臨床經驗若碰到這樣高風險的案例,由於可預期出血量會非常大,不得以的惡劣情況下甚至可能需要切除子宮,即便是經驗再豐富的婦產科醫師,都需要尋求其他醫療科團隊的合作,才能穩穩地開這台刀,因此大多會建議轉診至北部醫院生產;然而經過考量,孕第一胎的吳小姐和先生表示希望能留在花蓮生下這個寶寶。為了最大程度降低生產風險,婦產科團隊與吳小姐和家屬討論後,決定建立一個跨團隊小組,為她進行剖腹手術,其中不僅有婦產科團隊負責開刀接生、麻醉科團隊穩定孕產婦生命徵象,還加入了影像醫學部團隊預先放管子、做動脈栓塞,並請心臟外科支援手術室中能夠提供即時透視影像的檢查系統。
影像醫學部一般介入診療科主任蔡伊達指出,以往若是碰到產婦大出血的情況,婦產科醫師必須先想辦法盡量止住動脈出血,或至少降低出血量到一定的程度,再將產婦推到影像醫學部做動脈栓篩,而這個過程中可能有無數風險增加;現在只要團隊人員和設備到齊,過程中在手術室中待命,隨時準備支援,一旦發現產婦出血量過多,情況危急,就可以利用事先放置的氣球堵住骨盆腔動脈,壓迫動脈避免大出血,讓婦產科醫師能更快速把其他破裂的血管先封住。
為了使手術過程更加順利,面對意外能夠盡量做好應對,團隊在術前即進行完整的推演和細節討論,將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列出並擬定策略;所幸一切順利,一般剖腹產出血量會在500c.c.以下,吳小姐患有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手術過程出血約600c.c.,並無失血太多。自吳小姐確診前置胎盤合併植入性胎盤後,懷孕並等待生產的期間,先生還一度因焦慮和壓力過大導致胃潰瘍,幸好術後母子均安,他也終於放下一顆懸著的心。吳小姐表示,很感恩花蓮慈院婦產科團隊積極尋求辦法、建立跨團隊的合作,讓她不用懷孕還舟車勞頓跑到外縣市去等待生產,能夠在家鄉平安順利地誕下這個寶寶。
「多一個選擇,多上一道保險,就能讓媽媽們多安一分心。」高聖博主任感恩有各團隊的支持跟協助,讓婦產科醫師站在手術台上時心裡更踏實,相信即便有突發狀況,團隊充足的事前準備和應變能力也足以處理並解決問題;也期許透過這次跨團隊的合作經驗,後續建立起更完整的流程與制度,讓更多花東地區的孕產婦,若遇上類似的狀況,能夠不用再轉往北部的醫院,就可以用風險更小的方式完成手術,安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