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是臺灣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經過稅務及相關單位的努力,報稅方式越來越簡單也越來越多元。24日上午,北區國稅局花蓮分局團隊來到花蓮慈濟醫院設立服務站,花蓮分局長潘慧玲表示,感謝花蓮慈院一直以來守護東區民眾健康,希望藉由到院設立報稅服務站,能讓醫療團隊專心救人,至於報稅的行政工作就由國稅局的團隊來協助。
搜尋-新聞報導
67歲陳先生路倒被送到花蓮慈濟醫院急診,檢查發現有輕微顱內出血和肺腺癌第四期,卻不願配合住院治療,經社工師了解才知道他很掛心家中陪伴他十六年、唯一的寵物犬「阿吉」無人照顧。於是胸腔內科、護理部、社會服務室等團隊接力成為阿吉的「中途之家」,原先拒醫態度強硬的陳先生也因唯一珍視的「家人」獲得悉心照料逐漸打開心房,如今已病況穩定。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抽菸、酗酒、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非傳染性疾病四大危險因子,而不健康飲食加上缺乏運動,容易發生血壓、血糖、血脂等三高及肥胖等慢性問題。花蓮慈濟醫院在東區醫院總額風險移撥款–偏鄉整合性醫療計畫支持下,舉辦「運動處方養成系列課程」,第一堂課於5月22日由慈濟大學教育傳播學院體育教學中心副教授黃森芳,帶來運動處方基礎入門課程。
為了提升住院病人的就醫品質與打造友好就醫環境,花蓮慈濟醫院創新研發「住院預約報到機」,設置在大愛樓一樓出住院中心旁,只要插入健保卡不論是住院報到、住院預約登記,都可以使用這台機器,免排隊就能完成住院預約及報到,省時又便利服務,讓不少病人與家屬直呼「真的方便,又快速!」。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2名,其中心肌梗塞讓人措手不及,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消防局從2020年起攜手合作,透過到院前12導程心電圖監測,及判讀群組由花蓮地區心臟內科醫師即時線上判定,一旦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時,花蓮慈院在病人抵達前,完成相關前置作業準備,病人一進入急診室檢傷後啟動綠色通道,立即送往心導管室進行手術救治。統計2020年至2024年5月1日止,花蓮慈院與花蓮縣消防局已順利挽救102位心肌梗塞病人。
一對年輕夫妻因多年的不孕問題,去年底至花蓮慈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接受治療和做試管嬰兒,經過努力後,妻子終於順利懷上寶寶,沒想到卻在懷孕第六週回診檢查時,發現子宮內胚囊旁出現較大的血塊和部分小血塊。由於血塊可能導致胎兒流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寶珠建議妻子陳女士住院接受中醫治療,由副院長暨中醫部主任何宗融與中醫團隊為她進行針灸、艾灸和貼耳豆,治療一週後,血塊竟完全消失乾淨了。夫妻二人驚喜表示,沒想到中醫治療這麼有效!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除了旅遊安全之外,職業安全衛生署也呼籲所有戶外工作者要注意自身安全。職安署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簡稱:職安署北區中心)特地選在自然環境豐富的花蓮,舉辦花蓮地區戶外工作職安危害預防研習會,邀請花蓮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林純吉醫師與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裕文,分享在戶外易接觸動植物時,該如何保護自身,吸引花蓮地區超過百位戶外工作者到場參加。
5月12日是國際護師節,花蓮慈濟醫院在9日上午舉辦國際護師節慶祝暨表揚大會及「護理之光長廊」揭幕儀式,感恩護理師24小時輪班照護病人,表揚31位資深護理同仁,29位優良護理同仁,其中有服務40年的「學姊」,亦師亦友的母女檔、懷抱共同理想的夫妻檔;另外也表揚獲優良著作獎的19位同仁,及今年度獲選花蓮縣優秀青年的李珍妮與孔繁郡、花蓮縣模範勞工的江如萍。
圖說:花蓮慈濟醫院於5月9日上午舉辦國際護師節慶祝暨表揚大會及「護理之光長廊」揭幕儀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AI人工智慧技術越來越多元,花蓮慈濟醫院與Taiwan AI Labs攜手開發i菩提護理AI助手,讓AI從虛擬走進現實,應用在護理臨床實務,透過生成式AI輔助護理師完成護理記錄與衛教工作,縮短文書工作的時間,提升醫療記錄的精準度,讓護理師能有更多的時間照護病人,用護理人文的溫度來溫暖病人。花蓮慈院護理部主任鍾惠君表示,i菩提護理AI助手目前包含了全台灣第一個原住民太魯閣族語言的衛教語音模型,還有入院護理摘要及iSBAR護理交班等護理記錄生成功能。
圖說:花蓮慈濟醫院與Taiwan AI Labs攜手開發i菩提護理AI助手,透過生成式AI輔助護理師完成護理記錄與衛教工作,還包含了全台灣第一個原住民太魯閣族語言的衛教語音模型。
慈濟東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 5月4日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大愛有您 · 脊刻出發」聯合展開幕儀式,邀請11位從事繪畫、藝術創作的脊髓損傷傷友透過展覽與小市集,展現他們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與熱情,藝術品包含油畫、水彩畫、十字繡、手工鋼筆、陶藝品與金縷藝樹,每件作品都是傷友們的生命歷程。
圖說:慈濟東區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 5月4日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辦「大愛有您 · 脊刻出發」聯合展開幕儀式。(圖/江家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