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Featured

髓緣三十生生不息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30周年

「我接受骨髓移植之後,我身上的每一滴血、每一個血球,都流著慈濟的愛,也流著捐髓者的愛。」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10月7、8兩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30周年慶。這次一共有13位來自海內外的受贈者,當面向救命恩人親自道感恩外,也向所有的捐贈者及長期默默付出的骨髓捐贈關懷志工致敬。

頭痛愛注意! 中西醫師分享預防與治療偏頭痛及腦中風秘訣

頭痛是許多人都有的問題,尤其對於長期慢性偏頭痛的患者,頭痛更是日常中頑固的惡夢。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可能造成頭痛的相關疾病,花蓮慈濟醫院於十月十四日下午舉辦「慈醫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講座「頭痛愛注意」,由神經內科醫師陳俞名、腦中風中心醫師趙俊明和中醫師吳立工分享頭痛、偏頭痛及腦中風疾病的風險、症狀和治療方式,和緩解頭痛的方法。除了正確的健康知識與贈送的養生好禮,講座最後吳立工中醫師也特別為每一位參與民眾貼耳豆,讓大家都收穫滿滿。

花蓮慈院「癌症中心小幫手」上線 癌篩LINE照護你的健康

為了讓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的預防從篩檢開始,花蓮慈濟醫院癌症醫學中心利用民眾天天使用的通訊軟體LINE,建立官方帳號(Line Bot)「癌症中心小幫手」,包含篩檢報告結果、看診提醒通知等多項貼心實用功能,讓參與的民眾說「真的很方便」!

花蓮慈院響應世界安寧日 為心蓮旅行社募心募愛

花蓮慈濟醫院響應世界安寧日,10月11、12日舉辦系列活動,不僅有專題及學術講座、研究與照護討論,12日上午並在醫院大廳舉辦民眾宣導與義賣活動,以美味的豆乾、油飯、茶葉蛋以及琳琅滿目的實用好物廣邀鄉親及同仁一起來尋寶,為心蓮病房(安寧病房)的心蓮旅行社募心募愛,募集基金幫助末期病人圓滿最後心願。

花蓮慈院精準手術精緻化 胸腔手術麻醉免插管

傳統的胸腔手術麻醉方式是插入雙腔氣管內管,達到兩邊肺臟分開通氣的目的,讓一邊的肺部塌陷,方便胸腔外科醫師進行手術,但這過程可能使病人術後喉嚨疼痛、聲音沙啞或喉頭受傷機會增加。為幫助病人有更舒適的手術感受,花蓮慈濟醫院積極推廣「胸腔手術麻醉免插管」,並於十月十二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分享胸腔外科與麻醉科團隊合作,利用精準的麻醉深度及神經阻斷術,讓病人能以自然單肺呼吸且不易嗆咳的方式接受手術。

無傷口切除肌瘤、肌腺瘤 花蓮慈濟醫院引進「標靶音波刀」

子宮肌瘤與肌腺瘤(肌腺症)是在婦女身上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二,為了在治療後保留子宮與生育能力,花蓮慈濟醫院在2023年五月,為東台灣引進首座無傷口治療的「標靶音波刀」(MRI-guided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MRgHIFU),用「無創治療」的方式,守護女性民眾健康,目前已經完成8例標靶音波刀治療手術。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發表新書啟動元宇宙慶祝30周年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慶祝30周年,10月6日舉辦髓緣30新書《豐生髓起》發表會,向所有的志願捐贈者、關懷志工致敬;同時首創「髓緣元宇宙」,超越時空限制,推廣醫療知識,不僅擁有AR智能解說員,民眾還可以3C用品經由「造血幹細胞捐贈元宇宙」跨平台系統,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流程及對血液疾病患者的意義,也可參與各種模擬任務,成為合格的宣導志工。

花蓮慈院與臺東縣衛生局合作提升長濱鄉居民就醫權益

花蓮慈濟醫院與臺東縣衛生局為守護東部鄉親的健康已合作多年,特別是照顧東海岸就醫距離長、交通不便的鄉親,骨科部陳林睦醫師每週三,在台東衛生局邀請下於長濱衛生所看診已一年。十月六日中午,孫國平局長帶隊與林欣榮院長等多位主管與會談,期待就復健科、肝膽腸胃內科、中醫科等醫療服務,能做進一步合作,持續幫助東海岸線上的鄉親,獲得更完善的照護。

久咳婦人非典型肺癌難診斷 花蓮慈院胸腔內科精準投藥後改善

居住在臺東的七十一歲方奶奶因常咳不癒且有大量痰液,疑似難治型肺炎,在當地住院治療一個月,病情無絲毫起色,於二○二三年七月下旬轉往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智斌醫師問診後,懷疑病人的疾病並不單純,經切片檢驗結果確為肺腺癌,隨即以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病人已恢復穩定,返家休養。

花蓮慈院量身打造增肌減脂計畫 助同仁找回健康體態

為了促進職場同仁健康,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推動同仁減重班計畫從2010年至今,每年幫助100位BMI>24 體重異常的同仁減重,並在2021年起與老年醫學科合作,以 168 間歇性斷食法,配合身體組成分析儀分析個別化的不同,調整飲食成分減重法之外,今年還運用了熱量計算 APP、中醫耳穴療法抑制食慾,讓學員平均每人體重減少1.8公斤、體脂肪重量平均減少了1.4公斤。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