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疫情下的國際醫療 越南血癌病童康復歸國

二零二一年八月,一名越南的四歲男童Tin(化名)為了治療血癌,在母親的陪伴下搭乘飛機橫跨海洋,到了花蓮慈濟醫院進行非親屬異體幹細胞移植。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任何跨國醫療行為都需要經過嚴格審核,在花蓮慈院國際醫學中心和越南當地醫院的溝通和努力下,Tin才能順利到臺灣求醫。經過八個月漫長的療程與恢復期,Tin終於恢復健康,預計於五月初回到久別的家鄉!

花蓮慈院送祝福 關懷加強型防疫旅館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副院長羅慶徽、主任秘書陳星助與護理部主任鍾惠君於五月三日帶著淨斯本草滴露、福慧粥以及靜思精舍師父製作的美味辣味蔭豆鼓,為防疫旅館的進駐同仁、工作人員加菜、補充元氣之外,林欣榮院長也以廣播的方式,虔誠祝福所有的住民們早日康復。

救命洗腎不能停 花蓮慈院24小時為確診腎友洗腎

全臺目前約有九萬名洗腎患者,需要定期仰賴洗腎機和RO機做血液透析。隨著Omicron疫情蔓延,花蓮慈濟醫院於二零二二年四月首度出現洗腎患者確診,需在防疫專責病房進行治療,為兼顧防疫措施和洗腎工作,花蓮慈院血液透析室特別訓練一批護理師,於專責病房24小時輪流提供確診腎友洗腎服務。

幫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專家教如何減少受傷及不適感

社區疫情快速延燒,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鄭雅君與小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宋景歡聯合示範,當嬰幼兒快篩時,如何抱緊小孩,並建議可以事先以故事、繪本引導而孩子,降低孩子心中的恐懼。鄭雅君也叮嚀,讓孩子在有心理準備下快速完成篩檢,不適感也可以很快解除。 

資料來源:元氣網(幫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專家教如何減少受傷及不適感)

急診團隊全數解隔歸隊 感同身受重返防疫第一線

花蓮慈濟醫院自三月三十一日接獲一名急診護理師篩檢陽性的通報,迅速匡列曾與該名護理師有接觸的院內同仁和病患,第一時間隔離人數約三百五十位。與該確診護理師上班時段重疊的急診護理師小靜和君君(化名)同在匡列名單中,所幸居隔期間篩檢結果皆呈陰性,屆滿十天後從防疫旅館出關。目前花蓮慈院急診團隊全數解隔歸隊,重返防疫第一線並肩作戰。

【環球生技專題】花慈林欣榮細胞治療縱橫台灣胚胎幹細胞移植帕金森氏症患者第一人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林欣榮院長,為台灣腦神經外科權威,他是開創台灣將胚胎腦部神經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帕金森氏症病人第一人、全球首位將自體周邊血幹細胞運用在腦中風治療的神經醫學專家。林欣榮院長帶領的研究團隊和弟子,在幹細胞治療與研究領域成果豐碩,並開枝散葉遍布各醫院。2018年,衛福部特管法修訂頒布後,花蓮慈濟醫院已累積取得衛福部13項細胞治療許可。

花蓮慈院設COVID-19快篩站 首日出現排隊人潮

花蓮疫情持續延燒,Omicron在社區蔓延的速度相當快速,花蓮慈濟醫院受花蓮縣衛生局委辦,承接COVID-19快篩站,於四月二十五日啟動,原訂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啟動,但因十時不到已有鄉親排隊等待篩檢且快速增加,團隊不只提前二十五分鐘就開始做快篩,篩檢站也由三線增加到四線,希望可以紓解排隊人潮及縮短鄉親的等候時間。

贈加強型防疫旅館慈濟平安祝福包 守護住民的身與心

慈濟基金會四月二十二日贈送一千份平安祝福包給花蓮縣加強型防疫旅館住民,由加強型防疫旅館經理林于凱代表接受。儀式中,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恭讀證嚴法師的慰問信,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希望在花蓮慈院團隊照護下,住民可以很快就解隔離出關。

守護防疫旅館住民健康 視訊門診安心又便利

「您好,我是花蓮慈院耳鼻喉科醫師陳培榕,請問哪裡不舒服?」花蓮慈濟醫院從18日起承接花蓮縣加強型防疫旅館後,同時啟動視訊門診服務,幫助身體不適的確診病人就醫。一位隔離中的孕婦,因為喉嚨痛、流鼻水不止,幸有視訊門診,在聽完陳培榕副院長的衛教醫矚之後,緩解她內心的煎熬。

花蓮慈濟醫院承辦COVID-19快篩站4/25啟動

Omicron在社區蔓延的速度相當快速,已有許多民眾的生活和工作深受影響。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