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24 七月 2023 08:38

大愛醫療溯源館外語導覽隊正式成軍,三十五位醫師六位行政同仁率先響應

花蓮慈濟醫院大愛醫療溯源館外語導覽志工隊七月十三日下午開訓。首梯有十位醫師與五位國際醫學中心同仁參加,陸續還將有二十五位醫師一位國際醫學中心同仁投入,提供英語、菲律賓語、印尼語、馬來西亞語、緬甸語等導覽服務。靜思精舍德淵師父、林欣榮院長也到場祝福。常住志工顏靜曦師姊指出,溯源館啟用二個月來,海外訪客越來越多,由醫師外語導覽分享慈濟故事及個人經歷的生活點滴,將更親切。

左圖:花蓮慈院大愛醫療溯源館外語導覽隊開訓,首梯有十位醫師與五位國際醫學中心同仁參加,並邀請靜思精舍的德淵師父、(二排右五)林欣榮院長(二排右四)致詞,常住志工顏靜曦(二排右七)、策展師姊蕭慈力(一排左二)、人資室劉曉諭主任、副院長何宗融(二排右六)、常住志工張紀雪師姊(一排左一)、陳芳嬌師姊(二排右一)皆出席。(陳炳宏攝)
右圖:導覽課結束,學員留下來與德淵師父合影。(陳炳宏攝)

左圖:花蓮慈院大愛醫療溯源館外語導覽隊開訓,靜思精舍的德淵師父帶來祝福,並以英語來訴說建館精神,象徵靜思法脈傳承。(陳炳宏攝)
右圖:林欣榮院長(左二)感恩大醫王、同仁積極承擔溯源館外語導覽,旁為顏靜曦師姊、蕭慈力師姊、與莫濟協師兄。(陳炳宏攝)

圖:為了迎接熱情相助的大醫王與國際醫療中心同仁,顏靜曦師姊與人力資源室同仁忙裡忙外布置場地。(陳炳宏攝)

左圖:德淵師父(右)與參與導覽的慈院同仁結一分善緣,他並以《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 綱要》實體書與中、英文電子檔,勉勵導覽志工跟隨上人行菩薩道,圖中受贈者為復健醫療部副主任洪裕洲。(陳炳宏攝)
右圖:德淵師父(中)也以《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 綱要》實體書與林欣榮院長(右)何宗融副院長結緣。(蕭慈力攝)

左圖:蕭慈力師姊(左一)特別介紹溯源館一進門的擺設,包括煮中藥的煎藥壺與蓋房子的紅磚。(陳炳宏攝)
右圖:上人曾以《雜寶藏經》故事開示,蕭慈力師姊(中)說明,上人就是比喻自己是那隻小鳥,以「信己無私,信人有愛」信念,要為花蓮蓋一所設備完善的綜合醫院。(莫濟協攝)

走進大愛醫療溯源館,躍入眼簾的是地上「走路要輕,怕地會痛」八字,蕭慈力師姊說,希望讓每個訪客一進門能體會「珍惜萬物,要心存感恩」。

 

花蓮慈濟醫院大愛醫療溯源館外語導覽志工隊七月十三日中午開訓。首梯有十位醫師與五位國際醫學中心同仁參加,陸續還將有二十五位醫師一位國際醫學中心同仁投入,提供英語、菲律賓語、印尼語、馬來西亞語、緬甸語等導覽服務。靜思精舍德淵師父、林欣榮院長也到場祝福。常住志工顏靜曦師姊指出,溯源館啟用二個月來,海外訪客越來越多,由醫師外語導覽分享慈濟故事及個人經歷的生活點滴,將更親切。

大愛醫療溯源館自五月十四日在 證嚴上人祝福下已啟用二個月,醫療志工導覽以國、臺語為主,很需要外語志工的加入。顏靜曦師姊指出,在人力資源室主任劉曉諭協助下,已有三十五位醫師參加,不分宗教信仰老中青三代都有,還有六位國際醫學中心擅長英語的同仁加入,最年輕二十九歲,最年長五十九歲。

七月十三日中午,開訓第一天,顏靜曦師姊請規劃策展的新加坡蕭慈力師姊上課,她說,只有慈力師姊有辦法以原汁原味的外語表達展場內的故事源由與細節,因為「很多典故用詞都要訓練才能清楚表達」。

◎感恩精舍德淵師父祝福 英語傳法髓與建院因緣

為了讓醫師能在溯源館導覽過程幫 上人說法,顏靜曦師姊邀請德淵師父用英語來說明建館精神,讓慈濟靜思法髓可以傳承。德淵師父第一句話就考歷史「慈濟那一年那一天創立?」正確答案是「一九六六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三年後因『師媽』(上人的俗家母親)捐地因緣靜思精舍才落成」,「 上人心心念念就是希望『救拔苦難眾生』,深怕來不及」,「慈濟的確是從克難開始的」……。

德淵師父提到,剛開始 上人透過訪貧領悟「因病而貧,貧病相生」,也因無私大愛啟發建院悲心,但建院真的不容易,連師公印順導師都認為不容易,而醫療人文也是因大醫王、白衣大士與醫療志工無私付出,從中體會「視病如親」的道理逐步建立,接著為解決護理、醫師人才問題,才開啟教育志業之路。

家鄉在馬來西亞的德淵師父也很高興能以溯源館導覽課與參與導覽的慈院同仁結一分善緣,他並以《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 綱要》實體書與中、英文電子檔,勉勵導覽志工跟隨 上人行菩薩道。

◎林院長感恩大醫王、同仁積極承擔溯源館外語導覽

由於是外語導覽培訓課,林欣榮院長順應同仁要求,以英語說了一段「大家知道如何為訪客說故事?不僅是對在地鄉親說,對於國際客人來說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讓他們知道證嚴上人如何打造這家幸福醫院」。他表示,自一九八九年從美國回到臺灣後,幾乎沒有機會說英語,這次是非常好的練習機會。

從一開始幾乎沒有人認識慈濟、沒地、也沒錢,但三十七年後變成了一間非常大的醫學中心,背後花了很多努力才能快速擴展,林院長指出,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向訪客講建院背後的感人故事,尤其是醫院啟業後困難的經營過程,他很感恩院內這麼多醫師加入外語導覽隊,包括很多資深的科部主任主動報名;看到醫師講慈院的故事,更令人很感動。

「很多參訪的人,都是各位的好朋友,所以不管用中文講,用英文講,他們都會很感動」,林院長強調,尤其是醫師親口講出各自曾經歷的故事,甚至在介紹時還能指著照片說「這個就是我!我發願要生生世世追隨 上人,把全世界最窮的小朋友變成社會良才」,「參訪的朋友會覺得你才來幾年,故事說得這麼好。這就厲害了」。

林院長感恩醫師、同仁參與外語導覽培訓課程;在醫院門口設大愛醫療溯源館就是希望讓民眾知道慈濟醫院的由來,這不是財團一口氣拿出數十億元來蓋的醫院,是一點一滴募來的,醫院外觀看起來就跟一般的醫院一樣,可是蘊藏的醫療人文是慈濟獨有的特色;感恩莫濟協師兄與蕭慈力師姊,把這幾十年的故事放進館內,不管是醫護、醫技、行政同仁,還有志工,可以有說不完的故事。

◎慈力師姊分享策展脈絡與上人建院悲心

「大愛醫療溯源館」是 上人親自命名,以展覽方式呈現院史,蒐集了建院以來各種感人故事,所以是花蓮慈院的創院歷史館(Heritage Museum),希望帶給參觀者「啟發」、「省思」、「教育」、「與大愛價值觀」,蕭慈力師姊說,館內分三大區塊,「大事記牆(Timeline)」介紹慈濟為何要在花蓮蓋醫院的歷史、建院重要關鍵人物的「人品典範牆(Mentor)」、與醫院「發展特色成果牆」,她強調,「慈濟世界裡,人是最大資產。 上人非常珍惜每個人價值」。

溯源館以一個個感人故事呈現,有如Story Gallery(故事館),蕭慈力師姊說,導覽的醫師、同仁在醫院都有各自扮演的角色,只要分享慈濟經歷與醫療經驗,再加上每面牆背後的故事,一定可以用真誠感動並留住每一個人的心。

溯源館開幕不久,有澳洲駐臺代表處官員蒞臨,蕭慈力師姊在導覽時分享 上人為什麼在什麼資源都沒有狀況下還要成立醫學中心、慈濟護專、慈濟大學,並提供公費生補助等特色,讓站著的官員聽完故事後,淚已盈眶。蕭慈力師姊指出,導覽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進到溯源館的訪客不是觀光、打發時間,而是在離開的時候都有滿滿的收穫,可以啟發他們在日後工作崗位上能發揮善念的動力。

走進大愛醫療溯源館,躍入眼簾的是地上「走路要輕,怕地會痛」八字,蕭慈力師姊說, 上人是一個出家修行者,他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內心最深的感觸就是慈濟每項建設都「得來不易」。上人開示,要建立四大志業,每個志業都是得來不易,沒有土地,沒有人才,沒有資金,沒有專業,希望讓每個訪客一進門也能體會「珍惜萬物,要心存感恩」。

簡單的道具,帶出歷史故事,蕭慈力師姊說,沒接觸過慈濟的民眾都是「外賓」,當他們一進門看到煮中藥的煎藥壺,這是呈現克難慈濟功德會在一九六六年成立的年代,藥壼的出現就代表家裡有人生病了,這也延伸到當時 上人建醫院的初發心,就是希望打造窮人不用繳昂貴的保證金也能住院的願景,首任院長杜詩綿就在花蓮慈院啟業前記者會宣布「佛教慈濟綜合醫院開業後,以看病為要,不必先繳保證金」這項惠民服務,當年年底行政院衛生署通函各公立醫院及財團法人醫院,自翌年元月起,住院毋須繳納保證金,有同理心、感恩心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鳴。

三塊紅磚塊是臺灣在四五十年代蓋房子的建材,正是引自 上人開示的這段話「如果心血有形,醫院的每一塊磚,每一吋土地,都是用心血澆灌而成的」,蕭慈力師姊提到,興建醫院背後是有無數來自各海內外善心人士的相挺。

◎醫師培訓心得收穫多 見證 上人悲心與眾善眾愛 

聽完第一堂導覽課,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感受非常深刻,了解 上人從建立克難慈濟功德會後,是歷經「因病而貧,貧病相生」的體悟,發願到建立醫院,而花蓮慈院名稱含「佛教」也是彰顯佛陀膚慰人間的大願,他希望日後在導覽時可以娓娓道來慈院感人的故事,讓外賓體會到 上人的悲心。

年輕時因聽慈濟廣播而喜歡慈濟的復健醫學部副主任洪裕洲,是慈濟大學醫學系第二屆校友,他說,透過課程,重新認識這些相片與歷史,更了解慈濟如何從臺灣花蓮篳路藍縷走向全世界。他也提到,館內很多文物看起來雖不起眼,但背後有很深的意涵,像牆上二顆紅豆象徵「佛心師志」涵義,希望經由更深入了解慈濟歷史典故,在導覽時引導訪客理解並認識 上人的悲心。

參加今年慈誠隊員培訓的小兒部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主任張雲傑表示,導覽課讓他更清楚慈濟發展歷程,也理解到每天的工作環境為何被形塑成充滿人文關懷的地方,希望了解每件事發生脈絡後也能分享,才能更踏實的往前行。

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指出,溯源館設計有三個主要面向,她的心得也有三個,第一是在偏鄉醫療極度缺乏的年代, 上人如何為弱勢民眾建院的悲心;第二是 上人視人才是慈濟重要的資產,所以有一整面牆介紹建院至今的典範人物,讓後輩可以從中學習並傳承;第三、慈濟是佛教醫院,除慈悲喜捨核心理念外,也是以人為本的醫院。溯源館的空間小小的,一如 上人所說,醫院裡人間事,動人的故事非常多。臨床事務繁忙的朱醫師認為,蕭慈力師姊從故事的角度切入,讓醫療人文又有了不一樣的面貌,也提醒自己需要不斷「Refresh思緒」。

◎醫師導覽大愛醫療 溯源慈濟將更真切動人

「不僅聽到大醫王的收穫和感動,以後院方有需要導覽的支援,只要通知一定會來協助」,蕭慈力師姊說,聽到張紀雪師姊轉述這段話,就是努力最大的欣慰。

顏靜曦師姊說,很多醫師、同仁對 上人為何要建立慈院,過程多艱難都不清楚,包括那些年尋找醫護、行政、醫事專業人才……等辛苦歷程,溯源館的導覽培訓內容雖片段,但希望每個人藉此發揮潛力,透過各種管道多接觸慈濟歷史,讓導覽內容更深入,一方面宣揚正確的慈濟歷史,也能體會 上人建院悲心,堅定救人道心,就像許多資深大醫王守護花東健康、聞名國際。


《大愛醫療溯源館外語導覽隊共三十五位醫師、六位行政同仁,名單如下》

七月十三日醫師(十人):
一般醫學內科病房主任羅文綾、內科部副主任王智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小兒部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主任張雲傑、核子醫學科主任劉淑馨、影像醫學部主任高鴻文、復健醫學部副主任洪裕洲、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放射腫瘤部主任劉岱瑋。
國際醫學中心(五人):國際醫療組組長戴媺凌、陳曉璇、高偲芸、饒偲巧、郭子晴。

七月二十一日醫師(十四人):
副院長吳彬安、國際醫學中心副主任鄭順賢、醫務部主任吳雅汝、神經外科部主任蔡昇宗、婦產部副主任高聖博、中醫部林慶芳醫師、張簡媜鶧醫師、放射腫瘤部廖彥翔醫師、胸腔內科王咏璇醫師、復健醫學部復健醫學科葉映廷醫師、細胞病理科主任鄭秋璇、神經內科趙俊明醫師、風濕免疫科主任蘇桂英、急診部吳仁傑醫師。
國際醫學中心(一人):曾能芳
個別參訓(十一人):
副院長何宗融、二八西病房主任賴宇軒、骨科部副主任葉光庭、神經內科部鍾麗明醫師、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群明、婦產部李佩蓁醫師、牙科部特殊需求者牙科主任李彞邦、眼科陳南詩醫師、中醫部中醫教育中心副主任陳中奎、龔彥綸醫師、吳立工醫師。
(撰文/陳炳宏;攝影/陳炳宏、蕭慈力、莫濟協)

閱讀 3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