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於2月中宣布,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納入健保給付,19種癌別最快於今年第二季上路,包含14種實體腫瘤及5種血液腫瘤,預估一年至少3萬多人受惠。為了提供癌症病人更精準的治療花蓮慈院跨團隊召開分子腫瘤委員會會議,團隊包含癌症團隊召集人、解剖病理部、檢驗醫學科、中醫部、研究倫理委員會、護理部、癌症個案管理師、分子生物專家等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執行方式。
張建國教授是臺灣研究基因的專家,並對於委員會相關流程給出建議,且強調委員會必須對於病患臨床與基因數據進行完整討論,再提供合適的用藥建議給患者的主治醫師做參考。
幫助東部地區成立第一個癌症醫學中心的許文林副院長說,目前花蓮慈院有12個癌症相關的團隊,每兩週針對癌症案例做討論,這次分子腫瘤委員會成立後,建議個管師或癌症召集人可將相關案例在分子腫瘤委員會提出一起討論,也很感恩張建國教授加入團隊。
首次啟動會議上,各委員也提出包含委員會的流程、健保給付規定、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部門等議題進行討論。「癌症最後的希望在花蓮,這是我對花蓮慈院的期待。」林欣榮院長表示,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上持續精進,不只得到衛福部第一屆玉階獎的肯定、致力中醫藥新成分新藥開發,多項中草藥用於疾病治療研究成果也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相信中西醫合療也能改善癌症病人的症狀,而分子腫瘤委員會成立後,每一位成員都肩負著救人的使命,期待透過每個人的力量來幫助更多的病人。(圖、文/江家瑜)
※為了找出真正有治療效益的病人,新興標靶治療或免疫療法都必須透過生物標記(biomarker)的檢測來尋找治療的標的,這些所謂的生物標記多為基因突變而特殊表現在癌細胞,倘若一個一個突變基因檢測,恐無法因應臨床治療。於是發展出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一次可以檢測多個基因,提供醫師診療的有利工具,為病人選擇最有效的藥物與治療。(資料來源/衛福部)
圖說:委員也提出包含委員會的流程、健保給付規定、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部門等議題進行討論。左上圖為研究部部主任丁大清、右上圖為檢驗醫學科副主任辜明慧。
圖說:左圖為研究部專題研究室婦女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朱堂元、右圖為病毒專家陳立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