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3 十二月 2018 00:00

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018年【25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於十一月三日與四日在三重慈濟園區舉行。由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暨精準醫療研發中心李啟誠主任與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分別就全球骨髓庫現況與發展與關懷小組志工最常被詢問到的五大問題,以臨床經驗透過共識營,讓各地的關懷小組志工可以互相交流,同時也能在團隊內培養更好的默契凝聚共識。


  二0一八年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活動,十一月三日及十一月四日在三重志業園區舉辦。十一月三日是捐贈者及受贈者的相見歡,十七對捐受贈者分成上下午場相見歡,十七位受贈者與家屬在飽受病苦折磨時,獲得捐贈者無私奉獻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而得以重生,兩個完全不認識的人因為彼此在基因第六對染色體的相合而得以從陌生人變成血親,重生的感動與生命的奇蹟,不僅讓捐受贈者喜極而泣,也讓關懷小組學員看見自己的使命與責任。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廿五周年慶以「髓漾年華‧愛重生」為主題,感恩捐贈者捐出造血幹細胞,讓血液疾病的患者接受移植,重新盪漾出亮麗的人生,圓滿生命的重生。活動中並致贈紀念牌給去年至今年的捐贈者,頒發骨髓關懷志工正式講師聘書。相見歡的會場,有來自臺灣各地的骨髓關懷志工、捐贈者、受贈者、家屬和醫護人員,合計兩千一百人參與,一起見證生命的奇蹟,見證無私的愛。

  集眾人合力救生命「看到他們在臺上相見時,相互擁抱而泣,感動是無法言語。」來自臺中沙鹿的陳信成、陳厚任兄弟倆,覺得能夠做一個捐贈者,有時不僅救了一個人,更是幫助一整個家庭。兩兄弟於這兩年先後成為捐贈者,陳厚任笑說:「很難得,可能他(受贈者)和我們兄弟上輩子都是兄弟。」這次坐在臺下觀禮,他們希望有機會相見歡,代表受贈者很健康。回想收到配對通知時,兄弟倆同樣先驚喜,接著心中還是猶豫不決,「捐、還是不捐?」因為爸媽都是慈濟志工,看到志工陪伴這麼多捐贈者,陳厚任說:「沒有理由不捐,對的事就去做,即使心中有一點猶疑不定,做的當下就覺得是對的,用行動蓋過那分猶疑不定。」兄弟倆認為能順利捐贈周邊血,是集眾人的力量而成,非一己之力,這一分愛的銜接,也希望由受贈者接棒,讓這分愛延續下去。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來自臺中的陳信成(左二)、陳厚任(左一)兄弟倆,這次坐在臺下觀禮,他們很希望有機會相見歡,代表受贈者很健康。攝影:張晏瑜 )

十一月三日醫務議題及研討

在經過一整天,上午及下午共十七對相見歡生命相髓真實人生的感恩與感動後,所有學員進入到專業學習課程。由花蓮慈濟醫院精準醫學暨幹細胞中心主任李啟誠,就中心統計出關懷小組在陪伴捐贈者與受贈者之間志工最常被詢問的五大問題,讓李主任以臨床經驗,簡單而清晰的解說回覆。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20181103講師認證課程李啟誠主任以臨床經驗,簡單而清晰的解說回覆學員的問題。攝影者:蘇峻民)
(右圖:20181103講師認證課程,學員共有六百四十九人參加。攝影:廖世淙)

  五大問題包含:捐贈者為何需服用鈣片?需打多少G-CSF(白血球生長激素)?B型肝炎帶原者適不適合建檔,配到了可否捐贈?服用精神藥物者可以捐贈嗎?配型全合及半相合治療的好處及趨勢為何?李主任一一詳細解說。

  許多學員針對B型肝炎有諸多的提問,李啟誠主任解釋因未有配套措施,建議不用特別剔除B型肝炎帶原者建檔。並借此機會,知識分享C肝與B肝之間的差異,主張罹患C肝的人比例較少,中心則可以在建檔時先排除。

  骨髓關懷小組學員,對於陪伴捐者與宣導時會遇到的問題,透過此課程,獲得正確的概念與方法。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骨髓關懷小組學員對於陪伴捐者與宣導時會遇到的問題,透過此課程獲得正確的概念與方法。攝影:蘇峻民)
(右圖:骨髓幹細胞中心楊國梁主任透過數據說明「全球骨髓庫之現況與發展」讓學員瞭解到慈濟骨髓資料庫在全球的貢獻/攝影:陳忠華)

  骨髓幹細胞中心楊國梁主任,透過數據說明「全球骨髓庫之現況與發展」,讓學員瞭解到慈濟骨髓資料庫在全球的貢獻。

  楊主任向學員說明,志工在資料庫扮演的貢獻角色,也為中心得到銅牌標章,並將志工人文分享給其他國家,例如:中華骨髓資料庫歷年來都會派員來慈濟交流,中心也接受其他醫院申請前往分享慈濟經驗。

  總結時,楊主任分享「慈濟骨髓資料庫」擁有許多優異的成果,無論這些成果多麼輝煌,一切以「助人」為本的心念,是慈濟的精神理念。救一個人,等於救一個家庭,人人平安,社會才能祥和。

搶救生命從心做起

  悟心國際顧問講師吳美玲老師用鏗鏘有力的語氣為大家分享說話的藝術及服務品質。美玲老師說與人互動、共事時,儘可能了解同意對方的觀點,不要爭辯,與人相處的重點是得到對方的信賴,留下好印象。在付出服務時,營造溫馨氣氛、提供專業服務、及時適切的關懷,保持微笑、友善親切給予溫暖目光,滿足對方正確需要。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吳美玲老師:「你覺得我怎麼樣?」學員回答:「妳很漂亮」,老師說讚美別人,要讓人感受到真誠,且適時適切。攝影:蘇峻民)
(右圖:吳美玲老師用鏗鏘有力的語氣,為大家分享說話的藝術及服務品質/攝影:蘇峻民)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學員江雲榕(左)分享,聽到老師分享「真與誠」,了解到不管說話或態度都要表現誠意不要說謊,要懂得因應人事地的說話。)
(右圖:楊麗敏(中) 表示,老師的正向能量思考,讓她學習良多,要用笑容去對待每一位病友,以智慧慢慢引導,讓他們能離苦得樂。攝影:謝明晉)

  楊麗敏兒子在國小時罹患血癌,治療多年後,還是不敵病魔離開她,麗敏走過難捱傷痛後,決心做志工將愛擴大。來自彰化的楊麗敏這次是陪同受贈者北上參加相見歡,並參與二天關懷小組講師認證。麗敏兒子在國小時罹患血癌,治療多年後,還是不敵病魔離開她,麗敏走過難捱傷痛後,決心將愛兒子的心擴及到對病友的陪伴及勸髓活動。

十一月四日 認識自己融入團隊

  志工早會,宗教處張佑平分享10/24-11/1在非洲的點滴見聞。德本行政中心只有二張桌子,佑平無意間看到檔案裡厚厚一疊字體工整的筆記,詢問之後,得知原來是當地志工透過層層翻譯,精進薰法香後,將其用心理解的心得,認真抄寫的薰法香筆記。張佑平說,非洲慈濟志工的堅定求法,讓他深深感動。

  當地志工每次舉辦活動,都會介紹慈濟並說明十戒。為了關懷部落村民,當地志工會自種蔬菜或出售手工藝品,累積慈善食物與基金。年輕志工主動關懷訪視個案,或蹲或跪幫案主擦藥,資深志工在旁用心陪伴,以愛傳承。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骨髓幹細胞中心講師認證課程,學員參加志工早會。攝影:魏國林)
(20181104學員參加志工早會,勤做筆記。攝影:魏國林)

  4日清早,微微的涼風輕輕的吹進三重志業園區,學員們經過昨天「髓漾年華愛重生」,捐贈者及受贈者相見歡的感動洗禮,更加深身為關懷小組成員的使命。因此,工作團隊特別邀請高明智老師及其團隊,帶領學員們一起透過遊戲,培養團隊默契,互相學習,讓大家可以專注的朝同一個目標前進。在探索遊戲中省思與成長「一二一二...左邊一點....再左邊一點點....」學員張逸懿在隊伍的最後當領導人,在後面指揮前面的隊伍如何調整腳步及方向。

  這個單元為「龍的傳人」,遊戲中帶領學員學習如何在團體中,產生領導角色。大家練習培養團隊默契,力求順利且精準的達成任務。每組學員約十五位,身體要緊密連接成一條人龍,行走在用紙杯排列成的彎曲路上。

  計算全員通過的時間,若是腳碰觸到紙杯,時間加五秒,撞倒紙杯加十秒。一組大約十五位學員,身體要緊密連接成為一條龍,由訓練師說明遊戲方式後,大家開始進行。

  第一回合是「後方領導」,只有龍尾的人可以睜開眼睛,其餘的人要閉著眼睛走;第二回合是「前方領導」,只有龍頭的人可以睜開眼睛,其餘的人要閉著眼睛走;第三回合是「人人領導」,全部的人都張開眼睛走。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 在「龍的傳人」體驗遊戲中,學習領導、服從與融入團隊。攝影:魏國林)
(2018/11/04 隊伍動線由杯子排列而成,一個腳步不小心就會碰到或碰倒杯子。攝影:魏國林)

  鄭紓師姊(左)帶領組員練習走,她還想出一個辦法,她讓組員報數,以便擔任龍尾領導者的她,可以準確指出是哪一位需要調整腳步,而且被點到的人還要舉手做回應,讓領導者知道自己的指令是正確下對人。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鄭紓師姊(左)帶領組員練習走,方法對了,指令清楚才能帶領團隊腳步正確走出彎曲的路線。攝影:林群傑)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張逸懿師姊(上圖最後一位)在龍尾當領導人時,指揮前面閉著眼睛的龍身調整腳步及方向。攝影:林群傑)

分組討論

  訓練員帶領學員省思在遊戲過程中,是如何選出領導角色,如何完成任務,以及三種領導模式可以運用在慈濟的哪一個類型的活動中。來自臺中西區的劉亝衡(中)分享,應該用討論方式,達成全體共識的前提下,選出領導人。有學員表示,龍尾是負責指揮閉眼睛的龍頭修正步伐,結果中間的龍身也跟著修正導致步伐混亂;也有學員因為在遊戲前已提出許多意見,而選擇不表達自己的意見。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體驗遊戲過後,學員分組討論,分享彼此在行走過程中的心得與意見。攝影:林群傑)
林淑真表示,上人說用心就是專業,我們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是小螺絲釘,但透過合作也可以完成救人這麼美好的事。最後高明智老師給學員們回饋,他表示團隊每一個人都要時時戒慎虔誠,一步一腳印緊緊跟隨,才能在團隊共同努力下,完成不可能的超完美任務。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來自台中西區的劉亝衡(中)分享,應該用討論方式,達成全體共識的前提下,選出領導人。攝影:林群傑)
(來自台南的吳宏滎(中)認為,「龍的傳人」活動中最不容易的反而是大家認為最簡單的方式,為求速度造成欲速則不達。攝影:蔡瑞聰)

  來自臺南的吳宏滎表示,最不容易的反而是大家認為最簡單的第三回合「人人領導」方式,就是因為大家都看得到路,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前面的人衝得太快,後面的人跟不上,變成了「欲速則不達」。吳宏滎有感而發,自己做為和氣隊長,上人每天講經說法,反觀自省自己是否緊緊跟隨上人的腳步,用心將法脈傳承,同時也必須瞻前顧後,把大家的心顧好,做到共知共識、才能共行。在整個體驗過程,所有的人都必須專注當下,彼此緊密貼心,才能感受到周圍的變化,並且邊做邊調整。在失敗中累積經驗,用智慧找出新方法,不斷讓團隊更好。

心靈捕手指揮與信任

  緊接著「心靈捕手」單元。由投手、捕手(用眼罩遮住眼睛或閉眼)及教練三人一組,組成接球遊戲。一人擔任投手、一人擔任捕手,一人擔任教練。遊戲時,捕手用眼罩遮住眼睛,聽從教練指揮,準確接住投手投出的球,每個人有三次接球機會。雖然是短短的距離,但因為是矇著眼睛接球,投球和接球雙方要有默契,教練指揮也很重要。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教練準確下達指令,捕手正確聽取訊息,投手發出投球通知並且精準將球投出。同樣的學習過程和練習時間,有小組三人三球都接住,共接住九球,舉手露出喜悅的笑容。每個人都能體驗付出關懷者、接受幫助者和指導他人者,三個角色的差異和感受,其實就是一個「同理」,是否有抓住對方的心。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遊戲時,捕手用眼罩遮住眼睛,聽從教練指揮,準確接住投手投出的球。攝影:林群傑)
(右圖:雖然是短短的距離,但因為是矇著眼睛接球,投球和接球雙方要有清楚的指令與完全的信任。攝影:林群傑)

  分享時間,訓練員請學員省思,用什麼樣的心去投球和接球,其實就是「同理」,相互間要有回應以作為確認。比如說,投手看到捕手已經做好接球的準備動作,自己在投球前可以先說「丟」,那麼矇住眼睛的捕手就能準確出手接球而不漏接。多一份「同理」,在活動中不論是下達訊息者或接收訊息者,更能掌握萬無一失。

  身為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成員的方銀燦,感觸很深的說,受贈者其實就像是捕手,對於人生前景茫茫,看不到目標,此時他只能堅強,以樂觀的心面對未知的人生。投手就像是捐贈者,同理感受到受贈者的病苦與急迫的求生心志,他們常常在同意捐贈後,努力地透過運動、食補、正常作息等,希望把品質最好的造血幹細胞捐贈給受贈者。教練就像「關懷小組」,以熱忱及專業,不僅要關懷血液疾病病人及家屬,同時還要陪伴捐贈者及捐贈者家屬,關懷小組志工是圓滿髓緣的重要推手就如同教練一樣,讓捕手可以順利接到球。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學員方銀燦(中)感觸很深的說出探索遊戲中投手、捕手、教練與受贈者、捐贈者、關懷小組三者微妙的關係。攝影:蔡瑞聰)

  生命之河 目標一致相互支援「我們是生命共同體,大家要用戒慎虔誠的心,共同克服困難。」指導員劉翠薇用心講解生命之河遊戲規則與意涵,並告訴學員:「渡河時,板子不可以離開身體,一離開馬上拿走!」目標就是全體要一起安全渡河,大家要相互支援。陳清蔭來自臺南玉井,擔任推廣關懷小組已五年,前一天(11/03)拿到講師證,歡喜覺得是責任也是使命。她在生命之河體驗後說:「沒經驗,大家一起找方法,邊修正,在團隊中要無私,要平等智、妙觀察,同舟共濟」。曾經是九二一地震受災戶的劉宜蓁感性地說: 九二一地震時,吃到震後的第一餐,是慈濟志工送來的熱湯麵,當時深刻感動在心底,進而加入慈濟。十九年來,心寬念純做慈濟的初衷不變,大家手牽手同心協力,就如同遊戲中的生命之河,彼此陪伴與傳承。

  「生命之河」是透過團體接力過河的遊戲,讓學員體會生命共同體和共識共行的重要。遊戲的設計是利用板子當墊腳石,渡河到彼岸。河代表人生中的諸多障礙,板子則是代表著我們好的特質,例如:團隊精神、互相支援、快樂、溝通、互信等。一列長長的隊伍,不只自己能過河,還要幫助別人也順利渡河。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生命之河」是透過團體接力過河的遊戲,讓學員體會生命共同體和共識共行的重要。攝影:李政明)
(右圖:來自臺南玉井的陳清蔭,每年都把握因緣來參加骨捐相見歡。攝影:蔡瑞聰)

  來自臺南玉井的陳清蔭,每年都把握因緣來參加骨捐相見歡。她說:「我自己發願跟隨上人,就抱著歡喜的心,來成就每一個人的生命。」在生命之河體驗時,有時踩在別人的腳上,清蔭說:「沒經驗,大家一起找方法邊修正,在團隊中有摩擦時,要一起救拔,同舟共濟。」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來自嘉義的羅仁材(中)在生命之河的活動中,領會到做事要專注,不能分心,團隊要合和互協才能共同完成好事。攝影:李政明)
(右圖:來自嘉義學員林啟文在遊戲中學習到在活動前,先理解清楚目標及作法,才可以將團隊帶往正確的道路,少走冤枉路。攝影:李政明)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傳板子」、「小心腳下」、「收板子」、「先不動」,來自雲林的學員郭麗芬(右四)站在隊伍排頭,瞻前顧後地提醒學員該做的動作。攝影:李政明)

  「傳板子」、「小心腳下」、「收板子」、「先不動」,來自雲林的學員郭麗芬(右四)站在隊伍排頭,瞻前顧後地提醒學員該做的動作。她從遊戲中學習到要有團隊精神、彼此要有默契,當板子一個個被抽走時,每個人要縮小自己,彼此不能放手,不然整隊會全倒;也學習到資源共享,遇到困難時除了團隊努力完成,當有問題,可對外尋求組隊幫忙,也可以跨區尋求資源。

團隊凝聚 感性互動

  「明惠,妳要的幸福來了!」指導員手中拿著布偶,擺出投球姿態要送出祝福。「來吧 ! 收到~ 感恩 !」學員打開雙手,接下投來的布偶,承接送來的祝福。在布偶接過來又丟過去的傳遞間,一一飛進每位學員的心中。頓時,笑容浮現在臉龐,溫暖流淌於心中,這是探索遊戲的「丟魚」抛&接單元。訓練員說造血幹細胞關懷小組,就是要這樣讓幸福無限傳遞。學員拿到魚玩偶先自我介紹,再丟出去給對方並送出一句祝福的話,藉由遊戲達到「團隊凝聚,感性互動」的目的。「抛接」的遊戲像是把愛一個一個傳下去,大家都不吝嗇的分享自己的愛。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接到祝福的陳詩涵(灰衣),感覺「丟魚」抛接的遊戲像是把愛一個一個傳下去,大家都不吝嗇的分享自己的愛。攝影:李政明)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來自臺南的陳建良(中)從遊戲中體會到在慈濟的團體裡都可以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但對親愛的家人要說聲愛,反而說不出口。攝影:李政明)
(右圖:陳秀美(中) 這兩年跟著資深志工,從驗血活動中,學習如何讓建檔者更加明白救人的意義。攝影:魏國林)

  來自臺南的陳建良(中)從遊戲中體會到在慈濟的團體裡都可以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但對親愛的家人要說聲愛,反而說不出口。他原是捐贈者,在捐贈過程中因為關懷小組的陪伴關懷,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因此加入搶救生命的行列。陳建良從事的工作是維修工程師,每天面對冷冰冰的機械,跟家人很少互動,透過今天的遊戲知道要改變自己硬梆梆的個性,勇敢的對家人說出愛,並且也學習要有勇氣跟毅力走出去宣導驗血建檔活動。

  陳秀美第一次參加相見歡活動,看到捐贈者無私奉獻,也感受到受贈者無限的感恩與擁抱。她在這兩年跟著資深志工,從驗血活動中,學習如何讓建檔者更加明白救人的意義。每一組的相見歡都讓秀美感動流淚,也讓曾遇到挫折的她,更有力量繼續往前去推廣。

心得分享 團隊智慧

  學員林淑真表示,團隊的每一位都很用心,上人說用心就是專業,我們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是小螺絲釘,透過合作就能共同完成這份美好的救人使命。講師高明智與大家共勉,團隊中每一位都應戒慎虔誠,一步一腳印防止錯誤,共同努力,順利達成任務。司儀邀請高明智及所有講師團隊上臺接受學員的感恩,謝謝他們用心設計課程內容,讓大家在課程中得到許多收獲,以及了解到團隊合作的重要。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林淑真分享小螺絲釘的心情,一起完成救人使命。攝影:蔡瑞聰)
(右圖:帶領講師們與學員互動的高明智分享遊戲設計的意義。攝影:蔡瑞聰)

企業小型驗血活動之推展

  「二0一四年我參加驗血活動感到很感動,當年就參加慈濟志工培訓。」在人壽公司工作的陳南宏說:「之後連續幾年我都邀約同事來參加驗血活動。」。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今年九月十二日在陳南宏的牽線下促成志工得以前往富邦保險公司舉辦驗血活動的因緣,這也是首次將驗血活動從定點式轉變成移動式,讓「髓緣之愛,走入企業」的試辦。過去驗血建檔活動皆選定在週六假日時間舉辦,地點大多屬於定點式,如公園、學校或人群聚集處舉辦。但有許多民眾因為週六日上班,或其他因素無法參與,想要捐贈的志願一直無法達成,不少企業亦主動來電詢問邀約志工前往,好讓驗血活動,可以走進工作場域宣導解說,並為志願者進行驗血建檔,也增加血液疾病患者尋求配對重生的機會。
陳南宏在公司推展驗血建檔,主管非常支持,他利用上班空檔時間,向同事進行團體解說、填表、複核,今年兩次的宣導,共有約八十幾位同事,完成造血幹細胞捐贈建檔。

  今年九月中秋節人醫會上,溫開平的妻子才完成相見歡,他是受贈者家屬,如今也是骨捐關懷小組,他力推髓緣之愛走入企業,因為企業內同事彼此間感染力強,如果老闆也支持的話,可以在宣導後立刻複核、抽血建檔,一條龍完成,效率很高!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2012年參加驗血活動,2014年捐贈後即擔任志工的捐贈者陳南宏。攝影:許俊吉)
(右圖:溫開平的妻子是受贈者,更能體會等待重生的心情,推動驗血建檔走入企業。攝影:謝明晉)


2018世界骨髓捐贈者日活動分享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資深關懷小組林雪珠分享今年在臺中舉辦世界骨髓捐贈者日活動。攝影:蔡瑞聰)

  學員林雪珠分享今年九月九日於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所舉辦的「二0一八年世界骨髓捐贈者日感恩音樂會」活動。林雪珠深知慈濟人要走出去,所以結合組隊功能組,並邀實業家、藝演團體、藝聯會,以共識、共知、共行來舉辦音樂會。這次港區藝術中心無償提供場地與設備,還協助入場券影印,眾緣合和下圓滿活動。

  承擔音樂會總召的紀建振分享此次嘗試邀約各界人士,共同舉辦宣導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活動,獲得臺中市政府正面肯定。主要是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的正確觀念,並呼籲符合建檔條件的人能參加建檔。負責控管人數的黃玉束則分享活動現場座位有限,但參加者眾, 讓她傷透腦筋,這個考驗讓她三天三夜沒睡覺,幸好在用心規劃下順利圓滿,八百多人共襄盛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紀建振承擔2018年在臺中港區舉辦的世界骨髓捐贈者日音樂會。攝影蔡瑞聰)
(右圖:活動現場有限的座位讓負責控管人數的黃玉束(左)傷透腦筋,這個考驗讓她三天三夜沒睡覺,幸好在用心規劃下順利圓滿,八百多人共襄盛舉。攝影:魏國林)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學員鄭紓透過照片分享九月十五日在員林藤山步道,舉行的「行動有愛,寸步髓行」活動。攝影:魏國林)
(右圖:屏東陳梅花分享今年音樂會透過APP票務系統發送訊息迴響很大。攝影:魏國林)

  來自彰化的學員鄭紓透過照片分享九月十五日在員林藤山步道,舉辦的「行動有愛,寸步髓行」活動,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的正確認知,並且呼籲符合建檔條件的人,能夠勇敢捲起衣袖參加建檔。鄭紓說,在宣導中最大的阻礙,常常遇到不了解的會眾擔心身體受到傷害而不敢參加建檔,造血幹細胞捐贈最大的阻礙,往往是來自於家人,因此有必要走入人群,說明捐贈的過程,解除大家心中的疑慮。

  屏東區資深幹部陳梅花分享舉辦在屏東演藝廳舉辦的「髓緣之愛音樂會暨驗血活動」,為吸引年輕人與教育體系族群,透過APP票務系統發送訊息迴響很大。陳梅花說:「不到一個星期,票就被訂完了。」活動當天校長來了二十五位,老師超過三百位。達到將造血幹細胞捐贈理念深入學校教育,將這活動植入人心的目的。很多老師在場內聽完宣導,馬上到外場去登記驗血建檔。梅花師姊分享,用音樂會方式宣導造血幹細胞捐贈建檔活動,也邀請新芽獎學金的孩子、感恩戶的孩子以及學校育才計畫的孩子們一起宣導,她認為只有將理念深入學校教育,這項工作才會做得長久。

圓緣

  學員許俊木分享在相見歡的場合,見證到生命的重生,心中充滿了感動。
  從課程學習如何推廣造血幹細胞捐贈,給血液患者一個希望,讓他們有重生的機會。自覺透過探索遊戲,學到種種技能,之後也要回饋,勇於承擔。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許俊木感恩透過探索遊戲,學到種種技能,之後也要回饋,勇於承擔,攝影:林群傑)
(桃園王俊川感恩志工們相互提攜,讓自己走到對的菩薩道上。攝影:林群傑)

  來自桃園的王俊川,感恩每年都能參加相見歡暨講師認證課程,吸收新的知識,而且耕耘骨髓關懷的區塊讓他年年進步成長,在承擔的過程中見證到捐贈者的大愛,因此清楚人生的目標。最後最感恩的是上人創造慈濟世界,也感恩志工們相互提攜,讓自己走在對的菩薩道上。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2018/11/04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日誌:廿五周年慶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
(左圖:學員長王雄感恩所有參與的學員及工作人員。攝影:林群傑)
(右圖:骨髓幹細胞中心組長蘇蕙鈺期許兩天的活動讓大家加滿油,回到社區熱情推動。 攝影:林群傑)

◎ 運用智慧 宣導無障礙

  學員長王正雄感恩所有參與的學員及工作人員,因為有你、有我,大家共聚一堂才能成就及見證這一刻。骨髓幹細胞中心組長蘇蕙鈺師姊表示,經過二天共同學習,像是加油站讓大家加滿油,各區才有動力往前走。兩天的活動,在祝福與感恩、學習與覺悟中圓滿完成。關懷小組講師們透過精進課程,在輕鬆有趣的探索遊戲中,學會了如何運用團隊力量,學習承擔與配合。除了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也讓自己拓展生命的價值,帶動更多人朝向更美好的目標邁進。

許麗珠,馬麗惠,林慧石,黃毓珍,劉瑞香,邱語娟,陳美秀/志業體活動報

閱讀 28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