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4 十一月 2016 00:00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二之一)

  慶祝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三十周年暨標準化病人十周年,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與慈濟大學擴大舉辦「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自二○一一年至今,前二屆以「臺灣醫學教育應該走自己的路」、「不一樣的慈濟醫學教育」、「臺灣醫學教育與健康照護的挑戰與機會」為主題,第三屆起探討「醫學教育與慈善、醫療、研究與人文的融合」,以提供同仁多元學習的面向與機會,這些年來透過政府官員、臺大、長庚、成大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左圖: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教學部麥宇婷攝)
右圖: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楊仁宏。(教學部麥宇婷攝)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左圖:慈濟大學副校長曾國藩主持無語良師專題講座。(教學部麥宇婷攝)
右圖: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陳培榕分享慈濟高等進階模擬手術,向無語良師致敬。(教學部麥宇婷攝)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左圖:會議開始前,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左二)、陳宗鷹副院長(左一)及醫學院楊仁宏院長(右一)歡迎Carrie Chen教授蒞會。(教學部麥宇婷攝)
右圖:花蓮慈院謝明蓁醫師(右)與慈大學生鄭瑀擔任大會主持人。(教學部麥宇婷攝)

慈濟醫學教育日 向無語良師致敬(二之一)

  第六屆慈濟醫學教育日十一月五日在慈濟大學和敬樓演藝廳,第一場專題講座由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培榕介紹「慈濟高等進階模擬手術課程」揭開序幕,並由慈大副校長曾國藩教授擔任這項專題演講主持人。這天的課程主要是帶領學員認識無語良師與大體模擬手術;在論壇中,更可深刻感受到每一位參與模擬手術的醫師對無語良師的敬意,以及對進階手術模擬學習的自我期許。

  花蓮慈濟醫院慶祝創院三十周年及標準化病人十周年,特別在與慈濟大學聯合舉辦的第六屆慈濟醫學教育日,分享慈濟醫學教育中的進階模擬手術累積的經驗及成果,並在六日的議程中,邀請美國Georgetown 大學 Carrie Chen教授專題演講可信賴的專業表現(Entrust 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簡稱EPAs),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標準化病人訓練專家Cathy Smith博士分享她的在志工標準化病人的訓練及運作經驗(Working with Volunteer Standardized Patients ),以及來自加拿大McGill 大學的Yvonne Steinert教授專題演講「師資培育」(Faculty Development)的方法與重要性。

  整場活動於五日下午一點過後開始。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在致詞時,非常感恩與會的所有人,包括來自醫院及大學的工作同仁。他強調,在慈濟的醫學教育,無論是在大學或者醫院,目標都是一致的。

  林欣榮院長回想起他年輕時的醫學教育環境,要模擬手術練習,得自國外進口大體,要練習一個腦部手術,使用的就是自美國進口的一顆頭顱,而在慈濟,在證嚴上人的號召下,有大體老師,提供醫學生解剖課程使用,不僅如此,更發展出如真人般的模擬醫學手術,真的很感恩無語良師以及家屬的大愛。

  今年,也是慈濟標準化病人十周年,林欣榮表示,無語良師之外,慈濟醫學教育還有良語良師,這是由一群慈濟志工接受專業訓練,模擬病人實境演出,不僅提供在醫院實習的醫學生練習,也在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中,讓老師觀察評量學生在臨床的學習結果,同時也可具體回饋給學生,這樣的訓練與評估方式,在慈濟醫院也推展到護理師、專科護理師、中醫師以及藥師、營養師等醫事人員的訓練與評估上。

  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楊仁宏也特別介紹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早年在國內濟貧、義診,到慈濟醫院啓業,如今慈濟基金會已過五十周年,花蓮慈濟醫院三十周年,人文是慈濟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慈善已遍及全九十四個國家,骨髓捐贈也在今年一月增加波蘭首例,目前已有三十國的病人受惠。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左圖:學員分兩梯次實地觀摩大體模擬手術教學。(教學部麥宇婷攝)
右圖:曾國藩副校長也透過影片介紹大體模擬手術,分享無語良師生前的心願。(游繡華攝)

  這段期間,十一月三日至七日,適逢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舉辦聯合課程。

  第一場專題講座,由慈濟大學副校長,同時也是解剖學科教授曾國藩主持,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培榕主講。自二○○八年九月,模擬醫學中心啟用,提供慈濟醫療體系住院醫師進階手術模擬練習,陳培榕指出,二○一○年起,慈院的耳鼻喉科,及泌尿科、骨科、整形外科、婦產科、神經外科、牙科等,與各科醫學會每年在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舉辦一至二次的進階模擬手術研習。

  陳培榕副院長強調,慈濟醫學教育在傳統專業教學之外,特別重視以人為本的教學,因此無論是在解剖學或者是模擬醫學上,參與課程的學生或者醫生,必須從家訪開始,了解老師的生前行誼,在啟用、入殮、送靈、火化、入龕等過程,也全是課程的一部分,同時還也感恩追思會,正式的向老師及家屬們致敬。

  陳培榕副院長指出,目前大體老師的來源有七成捐贈者是慈濟會員和他們的家人,其他的捐贈者雖和慈濟無關,但都認同大體老師捐贈理念。

  在專題演講後,學員分兩梯次實地觀摩大體模擬手術教學,五日下午正是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的進階手術課程。曾國藩副校長也透過影片分享多位捐贈者生前的心願,以及捐贈者家屬對醫學教育的盼望。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左圖: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馬旭。(教學部麥宇婷攝)
右圖: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教學部麥宇婷攝)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左圖:陳培榕副院長(右)及花蓮慈濟醫院心臟胸腔外科主任趙盛豐擔任無語良師論壇主持人。(教學部麥宇婷攝)
右圖: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理事長陳益祥。(教學部麥宇婷攝)

  下午的「無語良師」論壇,分別由臺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馬旭、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及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理事長陳益祥等人主講。由陳培榕副院長及花蓮慈濟醫院心臟胸腔外科主任趙盛豐主持。

  馬旭理事長開門見山指出「會做顯微手術的醫師在哪家醫院,那家醫院就會賠錢」,他強調,對於近年外界把整形醫學和美容醫學畫上等號是一大誤導,事實上,美容醫學只是整形醫學的一部分,從病人精神層面思考,經一次手術、二次手術,甚至更多時,已不只是傷部的重建也是心靈的重建,而許多更高階的手術的學習與練習,都是為了「做好準備」。

  馬旭也以顏面的異體組織移植重建、肝臟移植、手移植等強調顯微手術的功能,他認為,如果醫學中心不會做顯微手術,就失去了最後的防線,他感謝有慈濟無語良師的教導,讓整形外科醫師可以在老師的身上學習,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醫師們往往因人生閱歷有限,當遇到病苦,即使不敢說感同身受,但因接受到無語良師的教導,也會力求在每個當下做到最好,這也就是始於那分初心。

  身為臺大醫院手部移植計畫主持人戴浩志指出,全球第一例手移植手術是一九九八年在法國里昂進行的,至二○一四年,全球有七十二個病人接受一百零七例手移植手術,其中三十五例是雙手移植。在相關研究中顯示,這些接受手移植的病人可以恢復運動及感覺功能,同時也比義肢有比較好的外觀及靈敏度。

  戴浩志說,臺大醫院在二○一四年提出計畫,並派謝榮賢醫師至美國手移植中心實際觀摩二例臨床手移植手術,之後開始動物實驗,去年六月開始,在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向大體老師學習,模擬手移植手術,至今已是第五次,同時也在今年取得衛生福利部允許進行手移植臨床試驗。

  戴浩志表示,在手移植模擬手術實作中,醫師們發現接受者手臂肌腱拆解的難度,進而找出方法,也訂出接受者的選擇標準及捐贈者的標準,而這項試驗計畫,從移植手術到後續追蹤十年的藥費預估,每位手移植費用約需七百萬元。目前衛福部允許先做一例,在只准許成功的目標下,在無語良師身上的學習,更顯重要。

  戴浩志強調,慈濟無語良師與模擬手術對醫學發展的貢獻非常大,醫師們非常感謝老師及家屬,因為有老師的大捨,醫師們才可以在他們身上一次又一次的精進學習如此困難的顯微手術。

  另外,這次有十三家醫院超過二十位心臟胸腔外科專科醫師參加大體模擬手術。心臟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陳益祥表示,這也是學會首次與慈濟大學、花蓮慈院首次合作,真的很感謝有這個機會,有這樣的環境與設備,能讓醫師有真實的機會能練習每一項技術!這次模擬手術的重點之一就是以微創的方式,進行心胸外科最常見的心臟瓣膜修補與置換術式,以及微創冠狀動脈繞道術式。

  陳益祥理事長先從二○○年至二○一四年的統計指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及心臟內科心導管介入治療,傳統開心手術個案明顯遞減中。陳益祥說,目前外科手術中大約有一成是透過微創的方式進行,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速度,未來微創手術的比例將會更多。

  對「開心手術」來說,微創的進行方式帶來的壓力很大,陳益祥說,因為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視野很大,看到甚麼問題就能直接處理,但是小傷口的方式,視野跟操作空間有限,透過慈濟模擬手術有大體老師捐贈的真實人體、真實的手術室設備、真實的手術室護理師,完全的真實的模擬,可以從模擬手術實作過程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之後就能避免發生在病人身上犯錯的窘境。

  除了真實在人體進行模擬手術,參加慈濟模擬手術的醫師還會透過拜訪大體老師家屬,參加啟用、送靈、入龕儀式,去了解每位大體老師,就彷彿在面對每個病人一樣,因此課程結束後不光能將學習到的醫學技術應用在臨床上,還能為新進的醫師立下醫學倫理的典範。陳益祥強調,醫師也會老、也會生病,所以,希望透過這樣有效率、有溫度的教學方式,訓練出可以老醫師也能安心選擇為他們看病開刀的醫師。(文/游繡華、黃思齊)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 向無語良師致敬
圖:花蓮慈院副院長、慈大醫學系主任陳宗鷹(左圖右二)非常感恩教學部及慈大同仁,
使大會每一個環節非常平順。(教學部麥宇婷攝)

慈濟醫學教育日學術研討會(二之二)

閱讀 17 次數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掛號

繳費 

App

全站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