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病毒吃細菌 古老「噬菌體」對抗超級細菌有解

  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讓人人聞之色變,尤其在醫院裡隱藏更多危機。世界衛生組織(WHO)二月廿七日公佈十二種抗藥性細菌名單,按危險程度分三級。其中被列為最危急第一級的包括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與腸道桿菌(Enterobacteriaceae)三種超級細菌,花蓮慈濟醫院病毒專家陳立光醫師,預見國際衛生防疫的困境,早已開始研究可以「吃掉」這三種細菌的「噬菌體」,並研發出「噬菌體清潔劑」,建立了超級細菌預防的方法,目前已經運用於防範花蓮慈濟醫院的院內感染措施,成效顯著。

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男大生昏迷 「開竅」手術半小時解病苦

  身高191公分的傅伯勳,21歲,是位運動健將,擔任大學排球隊的攔中手。傅先生在去年底發生車禍意外,就醫後先處理手部外傷,其他部位經檢查,並無大礙。今年二月中,突發性的失憶加上四肢癱軟,輾轉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由神經外科陳冠斌醫師收治。經診斷為「慢性硬腦膜下出血」,醫療團隊緊急為傅先生進行「穿顱引流慢性硬腦膜下血塊」手術。術後傅先生復原情況良好,已順利出院返家。

積液性中耳炎合併腺樣體肥大 男童術後重拾正常聽力

  就讀小學四年級的黃小弟,上學期成績大幅退步,老師發現他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懷疑是聽力問題。去年底,黃小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花蓮慈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陳培榕副院長確診黃小弟患有「積液性

活化空間友善醫療 花蓮慈院啟用新診區

  除了優良的醫療技術及設備,友善的空間規劃也是影響醫療品質很重要的一部分!二月六日上午,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醫療、護理、行政及志工團隊正式啟用

靜脈曲張別恐引發嚴重血栓性靜脈炎

  每到冬天,靜脈曲張患者往往覺得比較不痛,血管看起來比較不凸,殊不知,此刻是最容易發生血栓性靜脈炎的高危險時期。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李俊達表示,腿部靜脈曲張輕微時如蜘蛛網般突起,嚴重時會產生潰瘍、感染、出血以及引發血栓性靜脈炎,此時靜脈內的血塊可能隨著血液流動,進入肺部,導致肺栓塞,嚴重時可能會猝死!
我要掛號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慈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