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小感冒誘發急性腎炎 花蓮慈院跨團隊護兒

11歲的樂樂,短短5天就從小感冒誘發免疫球蛋白A型快速進行性腎炎合併急性腎損傷,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團隊44天的治療與照護下,病況穩定終於順利出院返家,重回校園。小兒部兒童腎臟科主任陳明群表示,急性腎炎的發病原因多樣,免疫球蛋白A型腎炎的病人發病前多數曾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提醒家長若是發現孩子出現血尿、尿量減少但體重卻增加、全身水腫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需盡快就醫檢查。

HPV人類乳突病毒免費篩檢 臺灣婦女新春健康防癌好禮

連日的低溫與新聞事件,讓民眾更加注意自身的健康,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公布,多年佔據臺灣民眾十大死因第一名的就是癌症,考量癌症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為降低臺灣民眾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自2025年元旦起,國民健康署放寬癌症篩檢年齡補助,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只要符合資格的民眾都可接受免費的定期癌症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平安擔仔麵與咖啡 花蓮慈院醫療志工把大廳變新春能量補給站

蛇年新春第一天,花蓮慈濟醫院除了在春節連續假期提供特別門診,大廳洋溢著滿滿的年味,院長林欣榮指出,非常感恩志工室主任顏靜曦師姊,及高雄、屏東地區的醫療志工準備了熱騰騰的平安擔仔麵、咖啡、小點心,溫暖過年期間仍在堅守崗位同仁的心與胃,同時也讓病人與家屬有一處心靈小憩的空間。

img 1

圖:林欣榮院長(前排右八)與何宗融副院長(前排右九)在上午九時,送上「平安」紅包以及證嚴上人的祝福,感恩醫療志工。(游繡華攝)

數位工具助力醫療管理 花蓮慈院舉辦Power BI競賽分享創新成果

花蓮慈濟醫院與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東區業務組於1月22日下午,舉辦「Power BI競賽暨成果發表會」,不僅邁入第5年,也是跨機構合作第2年,今年的競賽吸引了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門諾醫院等醫療機構參與,展示以Power BI整合資料和流程自動化的成果。

img 1

圖說:花蓮慈濟醫院與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東區業務組於1月22日下午,舉辦Power BI競賽暨成果發表會。

完善東區「醫療事故關懷群組支持系統」 花蓮慈院歡迎臺東新夥伴

花蓮慈濟醫院繼2025年初與台東聖母醫院簽署「醫療事故關懷群組支持系統」計畫後,農曆新年前團隊的腳步「一路向東」,1月23日到臺東歡迎新夥伴「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與「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成功分院」的加入。在臺東縣衛生局局長孫國平見證下,由花蓮慈院院長室醫務秘書李毅與臺東醫院院長王蘭福代表簽署合作協議,未來花蓮慈院團隊將會協助提供醫療事故關懷、醫療爭議溝通及處理建議方案,讓合作醫療院所能全心守護病人健康。

免疫療法納入晚期頭頸癌治療給付 有助延長癌友存活年限

自從中央健康保險署將免疫療法納入晚期頭頸癌免疫治療給付項目,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陳培榕副院長表示,口腔癌患者施打一、二次後腫瘤就會明顯縮小,且較少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可提升患者生活品質,並有助於延長存活年限,過去許多勞工朋友負擔不起一次五、六萬元的免疫療法,現在也可以接受治療了。

花蓮慈院歲末暖心關懷 助中風病患家焕然一新

花蓮慈濟醫院把握農曆春節前的週末假日,在1月18日上午,由院長林欣榮與志工室主任顏惠美帶領醫生、護理、醫技及行政同仁等20多人,一起為中風病人吳先生整理家園,並送上春節物資。

優化後山醫療關懷網路 花蓮慈院攜手牙醫師診所簽署合作協議

為了提升醫病關係,花蓮慈濟醫院結合花蓮縣醫師公會及花蓮縣牙醫師公會資源,建立「東區醫療事故關懷群組支持系統」,並經由花蓮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余政明推薦,於1月16日與「欣成牙醫診所」、「之門牙醫診所」、「華信牙醫診所」及「林肯牙醫診所」分別簽署合作書,協助醫療事故關懷及醫療爭議溝通及處理,使基層牙醫診所能安心治療病人,並符合《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簡稱醫預法)規範。

照護脊損傷友品質臺灣第一 花蓮慈濟泌尿部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

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以「快樂的膀胱、健康的腎臟—為慢性脊髓損傷者量身打造一個安全的泌尿道」榮獲第27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院所類-醫院特色醫療組」銅獎。因為對脊髓損傷病友的熱情、耐心與毅力,在花蓮慈院接受治療的傷友遍及臺灣各地超過6000人次,且因在排尿障礙治療及研究的成果揚名國際,更常有傷友跨海到花蓮求醫。

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已39年,泌尿部主任郭漢崇教授先以臺大醫院醫師支援慈濟醫院門診,二年後舉家搬到花蓮,不僅照護東部鄉親的泌尿系統健康,在照護脊髓損傷病友的過程,深刻了解傷友的需求,致力於排尿障礙研究,近幾年更帶領團隊及各縣市醫師建置「全國脊髓損傷排尿照護網」,提供給各地脊髓損傷者協會,期能涵蓋各區脊髓損傷者的排尿照護。

◎義診 為脊損傷友泌尿系統健康把關

早期,從協助成立台灣脊髓損傷庇護中心以及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開始,郭漢崇教授定期為每一期學員檢查泌尿系統健康,並提供教育訓練。1991年,慈濟基金會成立「脊髓損傷醫療重建基金專戶」後,協助脊損傷友進行醫療補助、急難救助、職業訓練、與殘障福利等多方面服務。 他每年帶領科內醫師、護理師為全臺灣各地的脊髓損傷的傷友義診,舉辦衛教講座,30多年來不曾間斷。對於具有泌尿系統併發症及不良排尿處置的傷友,便安排至花蓮接受泌尿道健康及重建治療。

證嚴法師常說,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走進去。對於傷友來說,在義診的過程,每個傷友的境遇及家庭支持度不同,讓醫療團隊感受猶深。有的傷友癱瘓在床,家人無力照顧,窩居在家中陰暗一隅,熱心的里長也只能每週找人幫傷友洗澡一次。有的人住在偏遠部落,求醫不便非常人所能想像。

◎不只幫傷友這個人 甚至是整個家庭

郭醫師記得20多年前,有位高雄的傷友,在義診之前,幾乎在家整整關了18年。這個傷友是在18歲的時候受傷,生活「視窗」就是家裡樓上看外面的世界,她不敢出門,害怕坐輪椅出門,外人異樣的眼光,而且身上還有尿管,到哪裡都不方便。直到她到桃園庇護中心,郭醫師把她帶回花蓮治療,幫她治好尿道反覆感染的問題,然後她也可以自行導尿,因而改變了她整個人生觀。

「她回到高雄之後,變得非常積極,協助其他的傷友走出來,之後成為我的助理,有快二年的時間,跟著我搭飛機到各地去義診,那段時間她覺得生活變得非常充實,直到母親生病,她才回高雄照顧母親,母親往生後,再做總機工作到退休。」每每看到傷友因為泌尿道問題獲得改善的轉變,也讓郭醫師和團隊感受到他們為傷友的用心與付出,有時治療的不只是傷友這個人,甚至他整個家庭都會改變,而且傷友還可以回歸到社會。這是很值得做的事情。

◎臨床研究並行不間斷 卓越成果領先國際

經年累月的在臨床與研究用心,花蓮慈院泌尿部成為亞洲地區少數為脊髓損傷病人進行膀胱擴大整形術、膀胱自行擴大術、以及下泌尿道重建手術的醫療團隊,不僅精緻化、客製化、有效率的處理每一位傷友的排尿問題,更全球首創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自行膀胱擴大術 ,在國際醫學會上分享。同時也是全世界創新使用肉毒桿菌素注射在膀胱,以解決脊髓損傷病人的膀胱過動症及尿失禁。

也因此,為改善排尿障礙病友病苦並提升生活品質的泌尿部團隊,早已以應用肉毒桿菌素治療排尿障礙領先國際,世界排名第一的研究卓越成果,獲國際泌尿醫學界肯定,並在2019年因而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醫療院所類-特色醫療組」銀獎。

◎帶領年輕一輩 打造全國脊損排尿照護網

在成立「全國脊髓損傷排尿照護網」之後,建立「台灣SCI排尿處置改進小組」Line群組,開設FaceBook「台灣SCI排尿處置改進小組」社團,提供脊髓損傷者即時聯絡及教育訓練平台。近年,更建立台灣脊髓損傷排尿照護「脊管家APP」,提供有關排尿照護衛教內容,並提供脊髓損傷者自我評估、就醫、以及緊急聯絡的方式 。

泌尿部與脊髓損傷傷友楊清壬合作開發以病人為中心的「脊管家APP」,可提醒病人定期返診檢查,避免腎臟功能受到傷害而不自知,並設有脊髓損傷專職個管師,提供傷友正確的醫療知識及處置原則,或轉介至附近的醫療院所進行緊急處置 ,24小時協助傷友處理緊急排尿問題。

◎慈濟醫療志業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 北中南東協力照護傷友

2023年,由慈濟醫療法人成立「慈濟醫療志業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整合花蓮、大林、臺北、臺中四院跨醫療科團隊幫助傷友解決醫療問題,同時有慈濟基金會「脊髓損傷醫療重建基金專戶」支持,這是第一支全方位守護脊損傷友的「臺灣隊」。 除了提供傷友臨床醫療重建服務,並建立友善到院就醫環境,在各縣市不同區域舉辦義診活動,在各院區舉辦脊髓損傷人文研討會、創作展覽及義賣。

◎分享照護指引與衛教 脊損傷友永遠的靠山

此外,對於參與全國脊髓損傷排尿照護網的醫師提供持續教育訓練課程,出版各類慢性脊髓損傷排尿照護衛教書籍,包括建立「台灣神經性因下尿路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的臨床指引」,提供給國內外照護慢性脊髓損傷者排尿處置上的參考。

每週三在慈濟泌尿健康講座FB社團上傳衛教影片,歷經7年從不間斷,至今已超過390支衛教影片,並分類建置在「慈濟泌尿健康小百科」YouTube頻道,除了脊損傷友可以觀看,提升傷友自我照護能力之外,也嘉惠臺灣及全球通華語的民眾,可以得到正確的泌尿系統衛教知識。

泌尿部團隊對於脊髓損傷傷友不同的醫療處置、各種調查結果,均發表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義診至今已累計105場,服務近3500人次。在排尿障礙治療及研究的成果揚名國際,有相當多海外的病友慕名到臺灣接受治療。如遇行動不便的傷友,也會安排跨國視訊諮詢及看診,協助病患找回泌尿系統的健康,近五年已治療112人。

對於脊髓損傷病人排尿障礙的醫療處置,即使是不良反應或併發症,也都發表在國內外醫學期刊,已累計57篇研究論文,總引用次數超過 1000次,更有8篇論文被引用次數40次以上,是醫界很好的參考資料。而他也因長年對傷友的照護與關懷,贏得傷友的信賴與敬重。

這次,郭漢崇醫師帶領團隊彙整這30多年來為脊髓損傷友付出的點點滴滴,參加第27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在競爭激烈的「醫療院所類-醫院特色醫療組」中,獲得銅獎殊榮。他原本計畫帶傷友參加受證典禮,可惜場地有限。他希望在照護脊損傷友的這塊,可以永續、代代相傳,與臺灣泌尿界年輕的一輩互勉,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脊髓損傷排尿照護環境,成為傷友溫暖的夥伴、一輩子的靠山。

img 1img 2

左圖:郭漢崇教授(右)致力於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的膀胱功能,提升脊髓損傷患者的生活品質不遺餘力,獲得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由衛生福利部周志浩常務次長授獎。(羅景譽攝)
右圖:花蓮慈濟林欣榮院長(左二)、羅慶徽副院長(右三)恭賀勇奪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金獎的護理部主任鍾惠君(右四)、銅獎的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左三)及團隊。(羅景譽攝)

img 3img 4

左圖:郭漢崇主任深信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療團隊,會像他們這樣盡心盡力的照護脊髓損傷者的排尿健康。他們努力的成果,就是讓傷友能夠得到健康的身體,以及安心的就醫環境。(游繡華攝)
右圖:花蓮慈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二排左四)帶領部內各科主任、醫師、護理團隊、醫技團隊及行政人員合影。感恩眾人一起為病人付出。(陳安俞攝)

img 5img 6

左圖:2023年2月,臺灣各地的脊損傷友齊聚花蓮慈院,見證慈濟醫療法人成立脊損損傷醫療重建中心。(謝自富攝)
右圖:去年巴黎帕運賽事之前,國手胡光秋(前排左)、楊伊宸(前排中)帶好友房明璋(前排右)一起找郭漢崇主任「進廠維修」。(鍾懷諠攝)

世界級四大亮點智能守護糖友被看見 花慈護理團隊創新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

AI人工智慧席捲世界,醫療產業運用蓬勃發展,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團隊為糖尿病友開發「智能輔助護理與糖共舞」的服務,以AI智能彙整護病之間的各個細節環環相扣,不但為護理師賦能,更讓病人獲得全人照護。以病人為中心的發想並善用AI創新設計亮點,經過多方評選與實地審查,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第27屆SNQ國家品質標章,並以「護理照護服務類/智慧護理組」獲本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最高榮譽金獎肯定。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