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新聞報導

「健康與美 佳程雙運」花蓮慈院預防醫學中心聯合皮膚光電中心首波推出父親節專案

「健康與美.佳程雙運」花蓮慈濟醫院預防醫學中心與皮膚光電中心專案合作正式啟動,首波父親節專案結合高科技健檢與「傳奇電波」,除了向每一位兒女心目中的英雄致敬之外,希望有助於讓爸爸更健康,並使他們不再為歲月留下的痕跡而惱,找回「容光煥發」的英姿。

花蓮慈濟醫院預防醫學中心與皮膚光電中心跨科合作8月6日下午正式啟動,院長林欣榮、副院長羅慶徽、預防醫學中心主任葉日弌、皮膚醫學中心主任張中興、皮膚一般科暨免疫感染科主任林子凱、皮膚外科暨美容醫學科主任洪崧壬,護理部主任鍾惠君、顧問王棋及預防醫學中心護理團隊以茶會交流。林欣榮院長指出,醫院不只是看病、治病,更是守護健康的地方,而隨著平均餘命的提升,更要活得健康與神采奕奕。

慶祝父親節,首波活動推出雙專案套組。組套一「我愛您爸爸」是結合512切心肺電腦斷層、頭部MRI及傳奇電波之微針電波專案;組套二「我愛爸爸」是結合頭部MRI與傳奇電波之DMA體態雕塑專案;預約及諮詢專線03-8574738或03-8561825分機12949;若有其他需求也可洽預防醫學中心或皮膚部門診。

林欣榮院長非常支持張中興教授所帶領的皮膚部團隊,他指出,每當遇到病人有複雜的皮膚問題,交給張中興教授,總是可以想盡辦法使病人獲得改善;這些年來在皮膚部門診更遇到許多病人因為臉部的疤痕或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求醫,但希望能「不痛」的獲得改善,在張教授的規劃下陸續引進傳奇電波等最新療法,並成立光電中心,已獲得許多民眾的肯定。

為提升預防醫學中心護理團隊服務品質,6日下午也邀請香港商科醫人臨床專家介紹傳奇電波暨設備實際操作。張中興教授指出,近來皮膚保養的趨勢逐漸改變,想要打造健康「肌底」的方法很多,傳奇電波有四大核心技術,可依造民眾的需求及皮膚狀況規劃療程,預防醫學中心與皮膚光電中心攜手合作,是一個「健康與美」加乘的概念,符合時代潮流與民眾需求的方向,希望帶給有需要的民眾「佳程雙運」,而首波父親節專案是回饋也是「向爸爸們致敬」的最佳禮物。

img 1img 2

左圖:花蓮慈濟醫院預防醫學中心與皮膚光電中心跨科專案合作8月6日正式啟動。林欣榮院長(前排左五)、副院長羅慶徽(前排左四)、預防醫學中心主任葉日弌(前排左三)、皮膚醫學中心主任張中興(前排右三)、皮膚一般科暨免疫感染科主任林子凱(前排右二)、皮膚外科暨美容醫學科主任洪崧壬(前排右一),護理部主任鍾惠君(前排左一)、顧問王棋(前排左二)及預防醫學中心護理團隊大會師,希望帶給民眾「健康與美.佳程雙運」新體驗。(劉明繐攝)
右圖:林欣榮院長認為醫院不只是看病、治病,更是守護健康的地方,而隨著平均餘命的提升,更期待人人活得健康與神采奕奕。(劉明繐攝)

img 3img 4

左圖:為提升預防醫學中心護理團隊服務品質,張中興教授6日下午也邀請香港商科醫人臨床專家Anita Lee介紹傳奇電波暨設備實際操作。(劉明繐攝)
右圖:為提升預防醫學中心護理團隊服務品質,張中興教授(左三)6日下午也邀請香港商科醫人臨床專家Anita Lee(左四)介紹傳奇電波暨設備實際操作。(劉明繐攝)

img 5img 6

左圖:高階電腦斷層心肺檢查可以了解心血管健康程度,並揪出肺部極小的病灶,若有相關病變,可及早治療。(陳安俞攝)
右圖:頭部MRI高科技健檢有助於及早找出腦血管病灶,及早治療,預防腦中風。(劉明繐攝)

 

花蓮慈濟醫院建立由預防到治療的智慧醫療照護系統獲亞太永續獎

花蓮慈濟醫院為改善花東地區偏鄉醫療照護上的城鄉差距,癌症醫學中心以全人健康為核心,建立由預防到治療的智慧醫療照護系統,獲得亞太永續獎健康與福祉類(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銅獎,8月8日下午,由副院長許文林代表在2024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接受表揚。

流感併發心肌炎 花蓮慈院跨團隊搶救助少女從病房「畢業」

12歲黃小妹,5月中出現感冒症狀,原以為只是一場小感冒但突然在家中暈倒,經檢查確診為A型流感併發急性心肌炎,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心臟外科等團隊緊急放置葉克膜及手術合力搶救下,終於救回黃小妹,經過2個月的治療與復健,如今恢復良好,在7月31日於團隊的歡送下順利從病房「畢業」。

響應728世界肝炎日 花蓮慈院舉辦衛教講座暨病友會

每年的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今年的宣導主題訂定為「消除肝炎不能等(Hepatitis can’t wait)」。為了響應這特別的日子,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與護理部團隊日前舉辦「一起護肝保健康」衛教講座暨病友會,由腸胃內科劉作財醫師、雷尉毅醫師與營養師歐陽雯亭分享,講座重點包含認識脂肪肝、病毒肝炎的治療及預防,以及飲食控制和營養指南,希望與會民眾及病友可以更清楚肝病的治療與預防攻略,大家一起護肝、顧健康!

花蓮慈院打造員工運動中心「壽喜燒」 創建健康樂活職場環境

在院長室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花蓮慈濟醫院於今年正式成立「壽喜燒」員工健康運動中心,除了基礎的跑步機、腳踏車及壺鈴等工具,更在上週最新引入「肯伯特循環式訓練重訓設備」,提供同仁最專業的設施和最舒適的環境,邀請大家一起來健康運動、瘦身!院部主管下班後換上便於運動的裝束,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熟悉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出了一身汗也一掃上班累積的疲憊,讓身心都更放鬆。

花蓮慈濟醫院新研顯示:骨鬆藥物治療可能同時降低糖尿病風險

花蓮慈濟醫院與成功大學、臺灣大學跨院校合作最新研究發現,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常用抗骨吸收藥物denosumab也可能同時降低糖尿病風險,此發現幫助醫師為骨質疏鬆症病人選擇抗骨質疏鬆症藥物時,考慮到對糖尿病風險控制的益處。這項研究獲美國醫學會官方期刊系列JAMA Network Open刊登( https://reurl.cc/pvnWEl ),而刊登後隨即受到許多國外媒體報導。

醫、法雙修的花東病安推手 李毅醫師獲頒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7月22日下午,衛生福利部舉辦十一周年部慶,並頒發113年衛生福利專業獎章暨表揚模範公務人員,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及衛政貴賓見證。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表示,衛生福利專業獎章是要表彰社會各界對衛生醫療或社會福利領域具有卓越貢獻之人士,經過審慎評選,本年度衛生福利專業獎章共表揚22位最具貢獻者。其中包含2位二等獎章得主,還有花蓮慈濟醫院院長室醫務秘書李毅醫師等20人,獲頒三等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AVATARS人工智慧虛擬護理師 讓照護更加貼心

「學姐,新病人已到病房護理站準備報到住院。」而一旁護理師正向即將出院返家的病人做自我照護衛教,這時說著印尼語的移工前來詢問如何照顧傷口等讓人分身乏術的狀況正同時發生……。7月20日上午,花蓮慈濟醫院在勞動部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主舞台區以AI講座,重現病房護理師工作現場並展現「AVATARS人工智慧虛擬護理師」應用在臨床照護的成果。

自立行、起而走 外骨骼機器人幫助癱瘓病友也守護物理治療師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團隊在林欣榮院長帶領下,以「能醒能走」為目標,針對腦傷、脊髓損傷致癱瘓的病友需求,提供幹細胞療法、脊髓電刺激療法、中醫針灸、中藥、智能復健課程等多元方法,其中「自立行、起而走」兩款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不僅幫助許多病友站起來,甚至可依靠著助行器行走,也有助於減輕物理治療師的壓力及職業災害風險。

耳穴儀、能量儀、手診儀 體驗現代中醫醫療科技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勞動部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主題展示區」的體驗活動,已進入第二天,一走進J區壯世代菁采館,即可見到民眾排隊等候氣場能量檢測、中醫耳穴檢測、以及手診儀體驗,19日由陳中奎、林昱廷、馬崧鈞三位醫師提供檢測結果說明及建議。近年來,花蓮慈院中醫體驗區,除了讓民眾感受中醫的可近性,同時也可透過耳穴儀、能量儀、手診儀,體驗一下現代中醫醫療科技的發展。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