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新聞報導
一位70多歲的男性病人,因有重度吸菸史、久咳不癒,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檢查發現疑似左肺惡性腫瘤,經電腦斷層導引切片和全身正子檢查後,團隊診斷為第二期肺腺癌,經胸腔外科鍾秉儒醫師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胸腔鏡手術切除左下肺葉,病人快速復原,在術後第二天觀察相關指數均無異常,即辦理出院。
通用幹細胞公司8月27日捐贈10例PCP療法給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頒發感謝狀,向通用幹細胞董事長蘇鴻麟教授及團隊致意。林欣榮指出,PCP療法是抽取患者的血液,經過2.5小時的細胞純化及製備過程,取出高濃度細胞萃取液,再注射到患部,這次主要是幫助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友,後續還會持續追蹤病友復原的狀況。
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繼五月巡迴全臺灣北、中、南23間民眾高度信賴的醫院後,再次透過聯合品牌「讓i發聲」,啟動「U Café醫護應援運動」,8月27日到花蓮慈濟醫院,請醫護喝咖啡,為東部醫護同仁加油打氣,為友善醫病關係加溫。
花蓮慈濟醫院在8月24日舉辦「兒童外科造口護理研習工作坊」,由花蓮慈院兒童外科醫師楊筱惠、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徐小惠、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外科專科護理師蕭涵萍等,分享兒童胃造口、大腸造口等常見併發症及處置,以及腸照護、腸造口灌腸技巧等,也有小病人的家屬現身分享居家照顧經驗;同時,工作坊同步線上分享,吸引花東地區近50位醫師、護理師、專科護理師及病友家屬齊聚交流學習。
「生日快樂!」花蓮慈濟醫院在8月17日舉辦院慶大會歡度38歲生日,醫護、醫技、行政同仁與慈濟志工等一同齊聚花蓮慈院,回顧38年來的點點滴滴,也有許多貴賓蒞臨送上祝福。
「彈力帶穿過腋下,繞過背部,雙手向前拉20次。」8月15日上午,在花蓮慈濟醫院二期講堂,30多位慢性腎臟病病友一邊跟著物理治療師黃意雯做彈力帶運動,一邊喊「手好痠、腿好痠!」內科部副主任暨腎臟科醫師王智賢指出,這次活動就是邀腎友一起做運動,並由物理治療師傳授正確的彈力帶使用技巧,包括抓握彈力帶的方式、保持中軸穩定及呼吸協調等,從上肢到下肢的一套完整肌力訓練運動。
花蓮慈濟醫院癌症研究中心與醫華生技公司合作開發「AI半導體液態腫瘤影像檢測系統(簡稱 Nano CAST)」,整合半導體、人工智慧分析、光學系統、分子病理學和精密機械技術,是新一代精密細胞檢測設備,已於去年底取得花蓮縣衛生局自費醫令,這套檢測系統可以幫助癌症病人監測血液中是否有復發的癌症細胞,提早制定新的治療計畫。
花蓮慈濟醫院慶祝啟業38周年,8月10日清晨5時10分舉辦「回歸心靈故鄉路跑暨健行活動」,近200位社區鄉親與醫院同仁自慈院圓環出發,以健康路跑來祝福花蓮慈院生日快樂。經過30分28秒,社區男子組陳永慶,率先跑到終點,緊接著是同組林福勝與顏銘漢,分別以30分46秒、30分49秒,贏得第二、三名。
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祕書李毅醫師、護理部副主任呂基燕8月3日下午在第一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以座談的方式分享「中高齡或再就業者在職場的優勢」,以兒科病房的護理佐理員「蘋果媽咪」為例,40歲從幼兒園幼教老師轉任已18年,負責病童身體清潔的她也工作中發揮兒童繪本導讀的專才,成為醫師、護理師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