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勞動部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開場儀式結束後,部長何佩珊在直播主超認真少年陪同下,來到「主題展示區」壯世代菁采館展,看到花蓮慈濟醫院「i菩提x FedGPT」,透過生成式AI輔助護理師完成護理記錄與衛教工作,不僅可減輕工作量,更讓護理師有更多的時間照護病人,她驚嘆「太棒了」,並表示,她深知護理師工作的辛苦,肯定花蓮慈院運用人工智慧幫助護理師臨床工作。
搜尋-新聞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咀嚼吞嚥健康中心團隊跨科與精神醫學部、家庭醫學部合作,照護輕安居的失智症長者以及心蓮病房病友;由咀嚼障礙科主任葉梓賢提供輕安居長者,每個月一次口腔檢查與評估,包括口乾程度、口腔清潔及口腔肌力,並提供正確衛教;同時指導心蓮病房護理師團隊照護末期病人的口乾問題。
原以為只是一場小感冒,卻險些喪命!五十三歲的周先生因感冒發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休克後由心臟內外科團隊前後為他裝上主動脈幫浦及葉克膜急救,最後依靠最新的「微型心室輔助器(Impella 5.0)」續命二十二天,心臟功能逐漸回復,終於在住院一個多月後康復出院,彷若重獲新生。他說,「能夠趨近於常人般離院,還能有幸、任性地要求健康,真的要感謝團隊的協同運作!」
為提供偏遠地區民眾便捷的醫療照護服務,花蓮慈濟醫院承接「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示範場域計畫」已邁入第7年,致力翻轉偏鄉醫療,結合資通訊科技產業,以全人全程概念導入社區醫療服務,打破地域限制造福無數東部偏鄉居民,吸引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工研院副所長張慈映、極現科技執行長徐偉城所屬團隊,於8日特別到示範場域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實地訪查外,並與慈濟醫療法人、慈濟基金會、花蓮慈院、臺北慈院、大林慈院進行交流。
6月底剛在蘇格蘭舉辦的羽球公開賽上勇奪女子雙打銀牌佳績,光榮回臺的胡光秋和楊伊宸,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後,立刻搭乘火車直奔花蓮慈濟醫院,到泌尿部主任郭漢崇醫師門診報到,趕著在回到國家訓練中心前「進廠維修」一次,為即將於8月底到來的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為帕運)做萬全準備。
花蓮慈濟醫院採用勞動部「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繼去年12月聘僱6名菲律賓籍護理佐理員後,7月1日再聘僱11名甫自慈濟科技大學長照專班畢業的菲籍護佐。


圖:06/26下午,花蓮慈院團隊在心蓮病房交誼廳舉辦「永金良方」首映會,邀請團隊與志工一同見證慢性肺阻塞病友林永金的生命故事。


圖:52歲的林永金七年前因為慢性肺阻塞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肺功能只剩下16%,因為呼吸衰竭已經在接受居家安寧療護,在生命的末期,希望透過影片,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為病友開出一帖「永金良方」。


圖:花蓮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團隊承接製作影片的任務,花了一周的時間拍攝與後製,圓滿林永金想要幫助人的夢想。


圖:心蓮病房護理師鄧淯勻現場為林永金送上花束,精舍德杭師父也為林永金送上祝福。


圖:照顧林永金七年的花蓮慈院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劉迪塑(右圖右)、個案管理師侯惠娟(右圖左),以及包含呼吸治療、安寧療護、社工、長照居服在內的團隊,與林永金留下紀念合照。
67歲的黃先生,去年務農時摔傷後又搬運重物,造成腰痛症狀不斷加劇,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就醫檢查為腰椎滑脫,經花蓮慈濟醫院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以腰椎微創融合手術治療,黃先生在術後隔天下床走動,發現不痛了,一解半年多來的疼痛,讓黃先生開心說道:「回歸不痛的生活,真好。」
6月19日中午,臺南實業家陳連益與陳鄭惜夫婦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捐贈1台居家護理訪視車給長期照護部團隊,這已是陳連益夫婦捐贈給團隊的第5台居家護理訪視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