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日就是傳統節氣裡的「立冬」,也有人稱之為「補冬」。因為古人認為冬天的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為了宣導正確營養知識與食補觀念,十一月四日中午,花蓮慈濟醫院舉辦「立冬營養講座」,由中醫部陳中奎中醫師教大家如何辨識自己的體質,進而選用適合的寒補或溫補的不同方式;還有營養師鄭安君帶來的「彩色丸子」DIY教學
端午佳節將至,市面上充滿各式各樣的粽子,每一種都看起來非常美味,但在誘人的外觀下,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林妘珊提醒民眾,吃粽子除了選擇喜愛的口味,還要小心可能含有的驚人熱量,如一般重量200~250公克的鹹粽,一顆的熱量就可能逼近700大卡! 為了讓民眾吃得安心,6月17日中午,花蓮慈院舉辦「健康慶端午」活動,
十二月二十二日就是冬至,花蓮慈濟醫院特地在十二月十八日(四)上午九點,於花蓮慈院門診大廳舉辦「創意湯圓DIY教學」活動,由花蓮慈院中醫部黃明雯中醫師分享冬令進補原則,還有型男營養師徐鼎翔教導大家如何做出只有一般包餡湯圓一半熱量的「五彩水晶茶湯圓」,簡單的步驟可以全家大小一起DIY,溫暖團圓過冬至。
立冬過後天氣漸寒,是進補的好時節,所以,傳統節氣「立冬」又被稱為「補冬」。今年的立冬恰逢一百八十二年一度的農曆閏九月,傳統有子女準備麵線餐點為父母添福添壽的習俗。因此,花蓮慈濟醫院十一月七日(立冬)上午,舉辦素食廚藝講座,示範如何烹煮蘊含補冬、閏九月意涵的「孝親湯」及營養美味的「麻油麵線」,負責籌辦的花蓮慈院營養師林羽柔表示,「吃補」是要補健康,自己動手料理天然食物,就是最安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