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人口計畫#2 心安適處是家鄉 對的事做就對了——財務室成本組組員陳惠珍

花蓮慈院人力資源室曾統計,過去同仁退休的平均年齡是五十八歲,退休原因多半是因生涯規劃或家庭因素而辦理;但五十歲到七十歲之間的年紀,卻正是最有經驗且處事最圓熟的時候。

黃金人口計畫#1 駕馭職涯心寬念純 樂在工作永續樂活--總務室警勤組組員張坤昇

隨著社會高齡化,醫療人力緊繃、缺工嚴重,醫療職場許多人選擇提前退休。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以「幸福醫院」為目標,更強調每一位同仁都是醫院的寶。人力資源室提出的「黃金人口計畫」,為屆退同仁提供專業健康評估,並根據同仁的意願、健康、興趣進行職務再設計與彈性工時安排,延長職業生涯、創造事業第二春,不僅善用資深同仁的專長和經驗,青銀共事,達到人才永續的目標,也對醫療機構穩定有極大的助益。

電子處方箋邁向新里程 便民減碳健康在身邊

花蓮慈院首創全國之先試辦健保署電子處方箋計畫即將圓滿完成,11日於院內舉辦「電子化藥品處方箋試辦標竿學習分享會」。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率團隊親至花蓮慈院驗收試辦成果,並與現場及線上超過一百家醫療院所代表討論試行狀況,將帶回相關建議進行修正並持續開發,希望能於全國盡快上線,為醫療減碳與永續向前邁進一步。

心衰急性後期照護計畫 第一次居家訪視啟動

花蓮慈院心臟衰竭照護團隊首次執行「心衰竭急性後期照護居家訪視」,醫護親自到府了解病人的居家復健狀況。負責的張懷仁醫師說,心臟衰竭佔老年族群的疾病約十分之一,其中很多人並不自覺。希望可以藉由訪視,幫助病人好好保養身體及早恢復生活品質,自己走了一趟之後,可以更了解急性心臟衰竭的病人出院後的居家狀況,花蓮幅員廣大,希望未來更多醫師加入,可以規劃到南區或海岸線去探視更偏遠的病人。

推動綠色醫療永續治理 2024永續報告書計畫啟動

醫療永續、綠色醫療、低碳醫療等議題正受到廣泛關注,醫療機構除了承擔健康照護的責任,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治理之行動與績效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花蓮慈院於2月24日啟動永續報告書會議及工作坊,將一一盤點2024年的亮點、榮譽及未來策略藍圖,將以穩健踏實的腳步,逐步實現綠色醫療永續治理的目標。

生命倒數不留遺憾 生前告別音樂圓夢

在生命的最後,應該如何道別、道謝與道愛?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的醫護團隊及志工再次為愛出任務,為罹患腦癌末期的劉懿興舉辦了一場圓夢音樂會,同時也是他的生前告別式,讓懿興和家人親友在溫暖的歌聲中相聚不留遺憾。懿興則早已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在自己身後能捐出可用的器官,讓更多家庭不會被病魔拆散,可以因為他而重新團圓在一起。

愛不缺席 癌症醫療團隊陪癌友走過生命難關

天氣陰冷,細雨綿綿,冬日的濕冷滲透肌膚,但愛的溫度卻能抵禦寒意。2月19日,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與癌症醫學中心的個案管理師蘇慧如、林英惠、楊佩雯,帶著滿滿的祝福,前往探訪癌友,關懷他們返家後的身心狀況,與他們話家常之外,也送上溫暖與鼓勵。

流感高峰期重啟兩間病房 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即時照顧

七日上午花蓮慈院的二五東病房重新啟用,林欣榮院長、陳培榕副院長、護理部鍾慧君主任、葉秀真副主任、周英芳督導、周云鵑護理長與整合醫學科王勝超主任、企畫室邱聖豪主任等人一起剪綵啟用,眾人群呼「守護生病、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院使命,而這也是第一整合醫學急診後送病房重新啟用的動力。

花蓮慈院首例分割連體嬰 將成護理師回兒科病房服務

二○○三年在花蓮慈院首例分割的連體嬰慈恩與慈愛,在時隔二十年後,在二○二三年時,成為第一屆慈濟科技大學國際護理專班學生。來臺灣一年半的時間,二○二五年寒假選擇繼續留在醫院做服務學習,再度回到兒科病房,陪伴其他孩子,也成為當年照顧過他們護理師的小學妹。他們明年就即將開始到醫院實習,現在最大希望就是學業可以成績達標,順利申請獎學金,把華語文練好,在臨床上更能好好照顧病人。

新春團拜聚福緣 守護生命「蛇」我其誰

2月6日,天未亮且逢寒流來襲,清晨天氣非常寒冷,僅有10度,35位花蓮慈濟醫院主管與同仁在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的帶領下,不畏寒冷帶著熱情的心情,與四大志業同仁一齊回到靜思精舍參與志工早會,向證嚴上人新春拜年;同時還有超過200位同仁,齊聚在二期講堂透過即時連線,與全球慈濟家人共慶新春。德宸師父開示,每家醫院都發心願說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那種感恩、尊重、愛與捨我其誰的精神,在醫療志業發揮專業,更在慧命的成長上緊緊跟隨上人腳步,醫療志業總是上人貼心的弟子,真的很感恩。


來電
 
導航
 
首頁

醫指付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