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院護理部主辦的人形圖「暖心旅程:全人照護競賽」,4月30日由全院各病房組隊參賽,共18組發表他們透過人形圖展現背後的照護過程與成長和省思,其中跨團隊隊的合作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的各種做法,匯聚成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評審們感動與讚嘆,也感嘆評分困難,更感謝在醫療艱困的時代,這群護理人員不但願意努力的投入臨床工作上,甚至參與競賽,這份心意已足夠人人都獲獎肯定,更讓大家對醫療和護理保有希望。評審德劭法師也邀請下一屆的人形圖競賽可以到精舍舉辦,讓常住師父們也都能了解慈濟護理用生命走入病人生命、感動人心的每一個故事。
災難難以預料,緬甸、泰國遭規模7.7強震重創,災區死傷未明。花蓮慈院於31日中午發起全院祈禱,藉由共善的力量,將祝福傳送到距離兩千多公里遠的緬甸,也啟動愛的循環,期待涓滴善念,可以讓災區復原與重建盡上一分心力。
每年兒童節總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為了讓住院的小朋友們也能感受到節日的快樂氛圍,並學到一些健康小知識,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團隊與愛花蓮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在3月25日兒童節前夕,舉辦了一場充滿歡笑與驚喜的慶祝活動。
三月十九日,由承接經濟部醫療旅遊相關計畫的秧悅美地度假酒店及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參訪團至花蓮慈院健檢中心參訪,希望藉由此行更了解慈濟醫療特色,以提供日籍遊客專屬的健檢旅遊體驗。參訪團對花蓮慈院的專屬檢查空間寬敞舒適,以病人為中心的體貼醫療印象深刻,更對花蓮慈院的高科技健檢和享譽國際的中西醫精準合療大為讚嘆,希望能以此規劃完善的旅遊行程,以符合讓仰慕慈濟文化的日籍遊客可以到花蓮「看健康」,也能享受旅遊樂趣和高科技健檢服務。
臺灣的醫療資源「不患寡而患不均」,花蓮慈院支援偏鄉醫療,每個月將近三百人次的醫師下鄉。日前受花蓮縣衛生局請託,協助瑞穗鄉成立物理治療所,並支援首位復健科醫師看診。當地老年人口比例達四分之一,高於全國比例,現在復健科醫師每周到衛生所開診,居民不必為了看病而長途跋涉,甚至放棄復健治療,而是可以就近治療、復健,安心的找回健康。
花蓮慈院人力資源室曾統計,過去同仁退休的平均年齡是五十八歲,退休原因多半是因生涯規劃或家庭因素而辦理;但五十歲到七十歲之間的年紀,卻正是最有經驗且處事最圓熟的時候。
隨著社會高齡化,醫療人力緊繃、缺工嚴重,醫療職場許多人選擇提前退休。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以「幸福醫院」為目標,更強調每一位同仁都是醫院的寶。人力資源室提出的「黃金人口計畫」,為屆退同仁提供專業健康評估,並根據同仁的意願、健康、興趣進行職務再設計與彈性工時安排,延長職業生涯、創造事業第二春,不僅善用資深同仁的專長和經驗,青銀共事,達到人才永續的目標,也對醫療機構穩定有極大的助益。
花蓮慈院首創全國之先試辦健保署電子處方箋計畫即將圓滿完成,11日於院內舉辦「電子化藥品處方箋試辦標竿學習分享會」。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率團隊親至花蓮慈院驗收試辦成果,並與現場及線上超過一百家醫療院所代表討論試行狀況,將帶回相關建議進行修正並持續開發,希望能於全國盡快上線,為醫療減碳與永續向前邁進一步。
花蓮慈院心臟衰竭照護團隊首次執行「心衰竭急性後期照護居家訪視」,醫護親自到府了解病人的居家復健狀況。負責的張懷仁醫師說,心臟衰竭佔老年族群的疾病約十分之一,其中很多人並不自覺。希望可以藉由訪視,幫助病人好好保養身體及早恢復生活品質,自己走了一趟之後,可以更了解急性心臟衰竭的病人出院後的居家狀況,花蓮幅員廣大,希望未來更多醫師加入,可以規劃到南區或海岸線去探視更偏遠的病人。
醫療永續、綠色醫療、低碳醫療等議題正受到廣泛關注,醫療機構除了承擔健康照護的責任,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治理之行動與績效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花蓮慈院於2月24日啟動永續報告書會議及工作坊,將一一盤點2024年的亮點、榮譽及未來策略藍圖,將以穩健踏實的腳步,逐步實現綠色醫療永續治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