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目前全臺灣約有2%人口被診斷為心房顫動患者,而在80歲以上高齡族群間的發生率更高達近10%之外,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也比常人多5倍。目前的治療方式除了藥物及心導管手術外,花蓮慈濟醫院與國際治療同步,在2025年引進第一台脈衝場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設備,由心臟內科主任謝仁哲醫師與陳威佐醫師帶領團隊,在3月底完成第一例與第二例的PFA脈衝場消融術,4月初又再成功完成第三例與第四例。
搜尋-新聞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祕書李毅16日應花蓮港分公司之邀,專題演講「職場遭受不法侵害預防」。在職場侵害日受重視之際,李毅醫師以醫院高風險環境中處理各種糾紛與爭議的經驗,為各項法律條文釋疑,深入淺出的演說讓與會主管同仁更了解職場倫理與相關法規。而當疑似侵害事件發生時,重視申訴人意見,柔性開導並給予保護,讓員工感受到機構或公司的照顧;進而積極修正,則是促進職場整體更健康的好辦法。
花蓮慈濟醫院「精準醫療分子檢測實驗室」4月1日揭牌,目前以「次世代定序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先為胎兒健康把關,是宜花東第一座通過可執行精準醫療分子檢驗的實驗室。未來包括新生兒羊水檢測、新生兒基因篩檢、民眾基因序列檢測及中西醫精準合療,以及癌症篩檢、腸道菌分析,失智、巴金森氏症等腦部退化性疾病的檢測等,都將陸續列入執行項目或規劃方向。
2025慈濟醫學年會大會於3月9日上午九點,在慈濟大學大愛樓三樓大愛演藝廳舉行,蕭美琴副總統特地前來參與並頒發慈濟醫療典範獎、2023全球前百分之二頂尖科學家獎。蕭副總統致詞時,肯定慈濟慈善、醫療、教育志業對臺灣與全世界的貢獻。大會在慈大原音社的溫暖原住民歌聲與活力四射的熱舞社舞蹈表演中,揭開序幕。
29日於花蓮慈院舉辦一場特別的「聯合門診」,以一條龍方式的義診型態,集結不同科別,讓行動不便的脊髓損傷病友免於奔波,走一趟醫院就能「全都治」,而花蓮慈院的門診走廊也成為畫廊,將常設展出37幅病友畫家的畫作,鼓勵病友們不要被病痛打倒,向前開創新生。
從21歲踏入護理領域開始,花蓮慈濟醫院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經歷過兒癌、急重症、罕見疾病及安寧病童照護過程,堅守兒科服務23年未曾退卻,這份勇氣與對東部孩子的承諾,經過嚴謹遴選後獲得《第十一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成為臺灣東部唯一獲此殊榮的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