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的復健治療

職能治療師 洪嘉駿

 

  1. 手術後2~3個月仍需持續輔助以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直到醫師評估肌肉張力夠強,且骨頭已長好,才能不用輔助器獨立行走。
  2. 術後注意事項

(1)開刀部位有明顯皮膚發紅,持續腫脹及壓痛增加或出現滲出液。
(2)嚴重疼痛致活動量無法增加
(3)移動時發現髖關節有異常「爆裂聲」或「喀喀」的異常聲音時須馬上就醫

  1. 臨床
    • 在進行被動關節活動時,須避免髖關節內收(如翹腳)或髖關節屈曲超過90度的姿勢,以免導致髖關節脫臼的風險
    • 平躺在床時需維持髖關節外展(可以把枕頭平放於二腿之間),當翻身側臥時亦需注意維持二腿間的距離,可放置約兩顆枕頭的高度,以免造成髖關節內收。
    • 復健運動:
    1. 足踝幫浦運動:平躺姿勢下,腳踝做像打水一樣的腳踝運動,反覆10下
      • 目的:增進下肢循環,減輕水腫
    2. 下肢滑行運動:平躺姿勢下,一側膝蓋來回做彎曲伸直的動作,過程中需注意髖關節不可超過90度
      • 目的:維持下肢ROM
    3. 股四頭肌等長運動:膝蓋下方放毛巾,將膝蓋向下壓
      • 目的:維持或增進股四頭肌肌肉的力量

 

更多衛教文章

Copyright © 2017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