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性尿失禁之物理治療

應力性尿失禁之物理治療
(Phsiotherapy for Stress Incontinence)
 
對於一個有應力性尿失禁的婦女,我們通常會區分她尿失禁的程度為極輕微、輕微、中度以及重度四種。如果病人的尿失禁的程度在極輕微及輕微這兩個階段,平常生活並不需要護墊來保護,病人也不會因為偶爾會漏尿而影響其日常社交活動,我們通常並不會建議病人使用手術來治療。但對於病人的尿失禁,我們卻應該積極的教導其使用骨盆底肌肉運動來作物理治療。
 
尿失禁的物理治療,至今已經有超過50年的歷史,從最早期婦產科凱格爾醫師提倡在產後教導產婦使用骨盆底收縮來訓練肌肉強度,使得產後具有尿失禁的婦女可以儘早恢復尿不失禁的情況。這種治療在沈寂了30年之後,最近這20年逐漸被醫界重視。因為部份的病人在手術之後仍然會再發,因此全世界的婦產科及泌尿科學會,逐漸的體認到物理治療應該是治療女性應力性尿失禁的第一線。我們應該先讓病人學習使用肌肉收縮的訓練方式來進行骨盆底生理回饋,增加肌肉的強度,並且使得尿道的阻力增加。如果物理治療無效,再建議病人使用手術治療,千萬不能尚未教導病人使用物理治療,便建議病人直接採用手術治療。
 
當然物理治療對應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定的治療限制,例如病人已經有第三度或是第四度的尿失禁程度,或是病人已經有嚴重的膀胱脫垂或是子宮脫垂的時候,使用物理治療是沒有效的。部份具有神經性病變的病人也會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或是尿道括約肌的鬆弛,這種神經性因的尿失禁,使用物理治療也是沒有幫助。除此之外,當病人的尿失禁輕微或是極輕微時,我們為了要讓病人減少尿失禁的程度或是發生尿失禁的次數,並且強化其骨盆底肌肉以減少日後骨盆底器官脫垂的可能時,仍然可以推廣婦女自己進行骨盆底肌的收縮運動。
 
其實有一半的婦女無法辨認自己的骨盆底肌肉怎麼收縮,因為從小他們便不知道這塊肌肉應該如何的收縮。因此有部份的尿失禁婦女,尤其是其骨盆底肌肉鬆弛較為嚴重的婦女,可能需要導師在旁指導,並且進行階段性的學習及訓練,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
進行骨盆底肌肉運動有三個階段:一、辨認骨盆底肌肉,經由老師的指導,了解骨盆底肌肉的位置以及如何收縮。這個階段有些病人永遠無法達成,但大部份病人經過1-2次的指導之下,便逐漸可以自行收縮。如果病人無法自行收縮,指導者也可以使用電剌激來促進骨盆底肌肉的收縮,並讓病人逐漸辨認能夠收縮的肌肉。一般說來,我們只要將手指頭放在陰道口,並且嚐試著將骨盆底肌肉收縮夾住手指頭,當逐漸發現手指頭會被往內拉的時候,便是正確的收縮骨盆底肌肉。強烈的使用臀部的肌肉或是下腹部的肌肉,想要來作收縮的動作,通常是沒有幫助的。只有訓練到正確的骨盆底肌肉收縮,可以使得陰道口的指頭會往內拉時,才能夠得到真正有效對抗尿失禁的治療。
 
二、收縮強度的增加。在了解骨盆底肌肉如何收縮之後,我們便要教導病人增加收縮的強度,使得他能夠在隨後幾週裡訓練中,讓肌肉能夠作最強烈的收縮。強力的收縮並不代表時間的變長,但是要讓病人感覺到要將手指頭往內拉,而且作最大程度的訓練。這種訓練通常需要2-4週的時間,等到病人能夠作最大強度的收縮之後,我們再來作第三部份有關耐力的訓練。在作強度收縮的訓練過程裡面,也要記得要有充份讓肌肉休息的時間,千萬不可為了達到目的而持續的作強烈收縮,這種收縮容易造成骨盆底肌肉的疲勞,反而使得肌肉張力過高而不能作最大強度有效的收縮。
 
三、骨盆底肌肉耐力訓練。當病人學會最大強力收縮之後,我們便要教導病人逐漸的增長其收縮的時間。通常可以從3秒、7秒、10秒到15秒,每週增加一個階段,重要的是在作增長收縮耐力的時候,也要在每次收縮之後,相對的有1-2倍的時間休息,使得肌肉的能量恢復,不會讓肌內因為過度強烈的收縮而產生乳酸堆積而造成肌肉的疲勞。骨盆底肌肉運動的訓練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病人是否可以在接受正確的訓練之後持續的進行。
 
如果每天能作3次,每次作10次的收縮,而且每次收縮可以訓練到10秒鐘,一天只要簡單的作幾次,便可以使得70%以上的婦女減少尿失禁的程度,或是完全治癒起尿失禁。也可以使得50%原先計劃進行尿失禁手術的病人,在訓練之後免除尿失禁手術的必要性。但是如果病人無法持續的每天作,或是因為尿失禁情況已經改善便忘記作,時日一久,仍然會容易復發。當然復發之後可以再進行訓練,最好還是要養成每天作運動的習慣,如此才能使得應力性尿失禁的發生次數及程度得到改善。物理治療是一個講求每天作、定時作的治療方式,如果病人的態度無法接受這種持續性的治療,醫師也只能提早用手術來治療病人的尿失禁了。

更多衛教文章

Copyright © 2017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版權所有. 地址: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連絡電話:03-8561825